他快速地翻阅着,大脑飞速运转,仿佛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对每一笔账目都了如指掌。
忽然,他停了下来,目光锁定在一行不起眼的支出上,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容。
“嘿,这不就是传说中的‘会计小技巧’嘛!”
汪小海心中暗笑。
凭借着穿越前在现代职场摸爬滚打多年的经验,他一眼就看出了账目中的猫腻。
原来,有人在物料采购环节虚报价格,企图从中捞油水。
“雕虫小技,也敢在我面前班门弄斧?”
汪小海心中冷笑,随即开始着手优化预算。
他利用现代财务管理知识,对展览的各项支出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砍掉了一些不必要的开支,同时又挖掘出了一些可以节省成本的环节。
“芜湖,起飞!”
经过一番操作,汪小海成功地将展览的预算压缩了近三成,而且保证了展览的质量不打折扣。
他兴奋地伸了个懒腰,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
希望的氛围在他周围散开,仿佛驱散了笼罩在房间里的阴霾。
“孙记者,来得正好,帮我个忙。”
汪小海招呼孙记者过来,神秘兮兮地说道,“我这里有些关于展览的新鲜玩意儿,想请你帮忙宣传宣传。”
孙记者一听,顿时来了精神,连忙凑了过来。
“汪先生,您就说吧,要我怎么做?保证完成任务!”
汪小海嘿嘿一笑,将自己精心策划的几个展览亮点透露给了孙记者。
这些亮点都是他结合了现代创意和传统文化元素,绝对能够吸引眼球。
第二天,孙记者的一篇报道如同重磅炸弹一般,在上海滩的文化圈掀起了轩然大波。
报道中,孙记者详细介绍了汪小海的文化融合项目,并着重突出了展览的创意和亮点。
“卧槽,这汪小海也太会玩了吧!竟然能把传统文化玩出新花样!”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复兴啊!支持汪先生!”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去现场看看了!”
民众们纷纷表示支持汪小海的项目,那些原本质疑的声音也开始动摇。
一种反转的氛围悄然出现,舆论的天平开始向汪小海倾斜。
就在汪小海以为事情已经尘埃落定时,一个电话却让他再次皱起了眉头。
“喂,是汪先生吗?我是……”
电话那头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像砂纸摩擦玻璃,让人很不舒服。
“汪先生,你的好日子到头了……”
与此同时,民间收藏家们络绎不绝地涌入汪小海的办公室,手里捧着各式各样的珍宝,脸上洋溢着兴奋的光芒。
“汪先生,我听说您要办展览,我这儿有几件祖传的宝贝,想贡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