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沉默了,许久,终于将我拥进怀中。“离开了这里,哪里都没有你的味道。”
心中微酸,险些滴下泪来。
“可我希望你活着,在外面你可以活得很好的。”我静静的看着他。
“没有你的话永远都不够好。”
我含笑从他的怀中退离,“表哥,我从来都不是你的全部。或许,我们有十年的时间相依为命,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十年,可是我毕竟只是你人生中的过客,没有办法陪你走完一辈子。一辈子太长了,长到只够我想着一个人。”
“所以,离开好吗,表哥?”我将离歌拉了过来,让他握住她的手。“表哥,只要你一句话,我就帮你离开。”
他直视着我,问,“我离开的话,你会高兴吗?”
“恩。”我点头,“会很高兴的。即使我们以后永不见面,可只要你活着,我就会很高兴的。”
他沉吟。终于,缓缓放开了离歌的手。然后伸出纤长的食指,擦过我的眼眶。
“好,我要离开。”
人情
很多年以后回想起来,我仍然觉得帮助雍正登基是我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事。它让我在毫无筹码的情况下,至少获得了三样好处。
第一点,我可以在宫中自由行动,不受任何束缚。
第二点,康熙因为觉得亏欠了我所以送给了我一张空白的圣旨。
第三点,雍正答应过,他欠我一个人情。
关于一个人情究竟能有多少作用,这个我无法估量,但是至少我知道,雍正绝对会遵守他的承诺。因为他的个性让他不允许自己背弃诺言,因而他的信用比任何人都可靠。
雍正二年开春的时候,胤礽的病好了很多。我前后去了好几次,多是带些补品过去,偶尔也会敦促离歌整理包袱。他们一直不解,为什么我能够那么自信的要将他们送出宫去,只有我知道,我赌的是一个人的信用,当然,我还握有最后一张王牌,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启用的。
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我开始打点宫外的一切。例如一路上的行程,暂时歇脚的地方,还有最终的目的的。江南是很美的,也很适合居住,我想他们会喜欢。
待到全部安排好,也找了可靠的人准备行动。直到五月里,一切才算真正的开始。
那一天,我去见雍正。
他在养心殿批阅奏折,十三坐在一边。他们就像是普通的兄弟在闲聊似的,如果不是座位一上一下的话。
“参见皇上。”我福着身子,不急不缓的说。
他盯着我看了好久,也没让我起来,只说了一句,“好久不见了。”
“是。”我应道,“皇上国事繁忙,暄妍不敢打扰。”
他没有回答。最后还是十三打破了僵局。他轻咳了两声,雍正才算想起来让我“免礼”。
“朕是该谢谢你的。”他放下笔,看着我道。
他指的是皇太后的事。“暄妍只是尽了微薄之力,担不起皇上一个‘谢’字。”
他沉吟,“这么说,你不是来讨赏的咯?那你来找朕,是有什么事。”
“也是来讨一样东西。”我笑着回答,“讨债!”
“讨债?何人欠了你的债?”
“当然就是皇上了。”
话音未落,右侧已有一个尖锐的声音响起,“大胆!”
果然,无论什么时候,我都最讨厌太监的声音了。
见我仍在微笑,雍正显然收紧了眼神,他使了个眼色,身边的大太监便很识趣的领着一干闲杂人等下去了。十三刚想起身,雍正却示意让他留下,然后不容质疑的对我说,“十三弟不是外人,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我点头,然后平静的说道,“启禀皇上,今晚咸安宫会有一场大火。”
他先是一愣,随即很快的反应了过来,“你说什么。”
“咸安宫大火,所有的人都在火中丧生。”我认真的说完,又半开玩笑的说道,“只是一座冷宫罢了,皇上不会舍不得吧。”
他神色怪异的看着我,沉思了好一会儿,问,“你是来知会朕的?”
“皇上英名。”
他冷声道,“贵太妃不像是喜欢杀人放火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