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沉着脸的贾母面色一松。
她今儿带府里女眷上香,又是车马,又是轿子的,也着实累着了。
要不是宝玉丢了,她早就回去歇着了。
此时有了宝玉确切消息,又见二儿媳眼里冒着火花,心里腻味。
索性眼不见心不烦,扶着鸳鸯的手,起身回去歇着了。
王夫人一直提着的心总算落到了肚子里,但心里的火却噌噌噌往上冒。
她拧着帕子,恨得咬牙切齿,“这个不争气的东西!”
转身吩咐玉钏,“去看看老爷回来了没有,回来了请他进来一趟,就说我有事找他。”
众人得了宝玉无事的消息,也走的走,散的散了。
室内只剩下王夫人和王熙凤这对姑侄。
两人对望一眼,谁都没有说话。
都在心中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要王熙凤来说,不如让宝玉亲自上一趟扬州。
如能因此定下与黛玉的亲事,也是宝玉的造化。
黛玉品性不错,人又长得出挑,门当户对,最主要的,林府还家资丰厚。
宝玉能订着这样一门亲事,再合适也没有了。
否则,就宝玉那样的,除了长得好,于仕途经济上就是个白痴。
与姐妹们做个诗,对个对子,或许可以。
但要走仕途,未必能走远。
以时下人们对乘龙快婿的标准,宝玉未必符合。
也就黛玉心思单纯,没接触太多的世俗,会被日常的关心打动。
若黛玉一旦醒悟,宝玉再想找那样的,难!
但对宝玉的亲娘王夫人来说,自己的儿子,千好万好。
黛玉现在也就一个普通官家女,身子骨儿还弱,配不上。
是的,只病弱这一条,就在王夫人眼里被绝大多数女子比下去了。
何况,她还是那个女人的女儿。
古人都重视子嗣,尤其是嫡子。
在王夫人看来,就黛玉那走一步咳三咳,来阵大点的风都能被刮跑的身子,注定不好生养。
说什么身子骨儿弱是因水土不服,一回扬州,病竟然全好了。
屁话。
这话只能用来糊弄傻子。
黛玉第一次来贾府前,身子骨儿就弱,她自己也说,是生下来会吃饭时就吃药,分明是先天不足。
这样的病,哪能说好就好!
她也不相信林如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