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天边有黑云时日落的图片 > 第18章 玉骨尼贪欢误终身四(第1页)

第18章 玉骨尼贪欢误终身四(第1页)

一场大战酣畅淋漓,慕容兴只感觉古人诚不我欺。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做:“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淫者留其名。”

有个叫俗话的说得好:“万恶淫为首。”

这慕容兴与妙玉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一番捉对厮杀谁也奈何不了谁,故而只得罢兵休战,以图后记。两人打水一起冲洗了,彼此依偎在一起,片刻不想分开。

妙玉有感今番相逢已是万幸,须知来日方长,总得图个长久之计。于是趁着慕容兴意乱情迷之际开口问道:“相公这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慕容兴不疑有它,于是回答道:“杭州家中闷热,前几天去湖州亲戚家庄园里暂歇几天,这次回转,也是打算图个清净地儿好读书。”

“原以为你是灵隐寺的和尚,打算借你的光去灵隐寺小住几日,不想比丘僧竟然是个比丘尼,真是无巧不成书啊!”慕容兴由衷的感叹道。

妙玉一听心中暗道,原来相公是要寻个清净地儿读书,真是天助我也,若能把他带回翠云庵岂不妙哉?

如此便能与情郎长相厮守,又能日日欢愉,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于是趁热打铁道:”相公有所不知,奴家容身的翠云庵离城不远,很是僻静清凉,相公可到奴家庵中小住一段时间,由奴家伺候相公饮食起居,一来相公可以专心攻读诗书,不为俗事所扰;二来你我也可以时常相聚,不枉相爱一场。不知相公意下如何?”

慕容兴初尝情爱滋味,哪肯与妙玉分离,见妙玉盛情相邀,哪有拒绝的道理?于是假装为难道:“如此甚好,只是你庵中虽是方外之人,但到底都是女子居多,圣人云:‘男女授受不亲’,只怕她们不能答应。”

妙玉心中暗笑,这个时候想起来圣人的教训了,刚才怎么不见你身下动作慢了一分一毫?

但情郎的面子还是要照顾到的,于是解释道:“相公无需担心,奴家这翠云庵中主持便是我那便宜师父,年纪约三十五六岁,正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对情爱之事最是热衷,两个师姐都是双十年华,只不过多半不是清白之人。”

妙玉见慕容兴来了兴趣,接着说道:“师父与师姐平日里和那些香客迎来送往的,我都看在眼里,她们只当我年纪小,什么也不懂,也不避人。只不过那些凡夫俗子我一个都看不上,也就看见了装作看不见而已。”

“不是我夸口,她们来往的那些人多是腌臜俗物,哪里及得相公半分的风流潇洒?师父师姐若是见了你这等人物,肯定爱的不得了,你要是看的上她们,自可便宜行事。”

“所以啊,她们只怕你不愿意留下来,哪有不留你的事儿?”

慕容兴一听,还有这等好事?于是欢天喜地,喜形于色的说道:“小娘子这主意甚好,那么小生就叨扰了啊!”

说完话,两人搂搂抱抱,磨磨蹭蹭,耳鬓厮磨,面憨耳热之际,难免又梅开二度。

正所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奈何二人俱是青春年少,情到浓处,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夜尽天明,事罢更衣,两人到了杭州,辞别船夫,另雇了两顶小轿前往翠云庵落脚。妙玉领着慕容兴进了翠云庵,见了师父说道:“这位相公要在庵中小住一段时间,读书考取功名的。”

庵中师父师姐见了慕容兴这等俊逸男子,各个心生欢喜,笑脸相迎。把慕容兴看了又看,更加爱不释手。

于是争着抢着来献殷勤,陪着聊会儿茶,收拾一间清净的禅房,安顿好了行李。

吃过晚饭,梳洗一番。众尼不敢争抢,做师父的自然要帮弟子把把关,于是当晚便师父掂量了一番慕容兴的实力。

日后还有后日,日复一日。这两个师姐,你方唱罢我登场轮番上阵,慕容兴也不觉乐在其中,尽享齐人之福。

妙玉虽然有些吃醋,但也知道众怒难犯,也就由着她们嬉戏玩耍,众尼无不感激妙玉。

如此厮混了大半个月,慕容兴感觉身子被掏空,不似往日精神,心中不由想到这美人恩果然是英雄冢,就是铁打的身姿也有些吃不消。

众尼见慕容兴状态不佳,于是将人参枸杞调配成药汤,内置肉苁蓉、淫羊藿、韭菜籽、金毛狗脊、杜仲、鹿茸、菟丝子等一系列名贵药材做搭配,端茶送药无微不至的照顾,慕容兴感觉十分受用,也就放下心来继续寻欢作乐。

又过月余,眼看考试之日临近,慕容兴挣扎着起身,打算离开这个销精窟,于是找到妙玉说道:“好叫娘子知道,小生这两个月的日子过得很是安逸,无奈考试日期近在眼前,唯恐家中父母担心,因此来与你告别,打算回家去了。”

妙玉先前还因面皮薄,不曾与师父师姐一起玩耍,后来见师父师姐与慕容兴一起行乐,心痒难耐,也就索性加入其中,只见白浪翻涌,四凤擒龙,慕容兴如何能敌?

如今见慕容兴要溜,岂能轻易放走,于是泫然欲泣道:“相公好没心肝,这两个月来,奴家伺候的不好吗?还是庵中姐妹不曾与相公行方便?”

众尼闻之也一并来劝,慕容兴既舍不得妙玉的美色,也拗不过众尼的苦苦挽留,也就继续留了下来。只不过少不了纵情声色,众尼为了取乐,皆将那虎狼之药奉与慕容兴做补充。

如此这般日日榨取,虚不受补,那慕容兴到底是个文弱书生的身子,形销骨立,积重难返。竟然一病不起,没过多少日子,便在某个夜里与众尼欢畅之时,得了马上风,一命呜呼了。

众尼见出了人命,也不惊慌,只是合力将慕容兴拖到后院,挖了个坑,草草埋了了事。妙玉见状哭了一回,只叹情天长恨,不能长相厮守,遂把慕容兴随身的玉佩留作纪念。

慕容兴的家人见他数月不归,且科举之日也不见人影,于是在知府衙门报案寻人,皆不得踪影。后来翠云庵失窃,慕容兴的玉佩被盗走,偷儿将其卖到当铺,恰好当铺便是慕容家经营,这才真相大白。

杭州知府是个方正之人,最不喜僧尼之辈不事生产受人供奉,眼见出了命案,即刻签押差役前去拿人,将一众尼姑押回知府衙门。

初始众尼还狡辩不知,后来知府动怒大刑伺候,众尼弱质女流哪里熬得住,这才招供。知府派人将慕容兴的尸首挖出来,请仵作验明正身后,遂通知慕容家敛了去。

此案审结,除庵主与妙玉作为主犯,需要等秋后问斩之外,其余众尼皆被以猪肉价格论斤发卖与当地的鳏夫为奴。

杭州知府更是进一步勒令当地僧人二十以上不得剃度,尼姑四十以下不得出家。

其他州府纷纷效仿,一时佛门风清气正,为世人所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