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进道:“可惜,我当时正在抵御完颜撒离喝的部队,分身乏术,不然我倒是可以去救一下二师弟!”
王延道:“其实我们也不知道你在华州,我们是到了华州城,听百姓传言才知道你的。说是华州城多亏了你,不然就被金人攻破了!”
吴腾龙对史进道:“二弟,希望你能够早作计议,完颜娄室夺取陕州城后,下一步必定会向潼关和华州进发,进而占领关中之地!”
果然,完颜娄室占领陕州城之后,从华州城而败的完颜撒离喝来会合。得知完颜撒离喝在华州遭遇失败,便问华州守将为谁?
完颜撒离喝便将具体情况说了一遍。完颜娄室撮着牙花子道:“九纹龙史进,梁山好汉?宋人梁山之事,我倒是听说过,只不过说梁山一百八名好汉都被宋廷奸臣用计害死了,没想到还有残余之人!”
完颜撒离喝道:“听说史进此人,原先在梁山好汉排名第二十三位,是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
完颜娄室道:“看来又是一个劲敌!不过宋人并非人人都像梁山好汉一般,大多数都是贪生怕死之人!进入关中应当还是比较容易的!”
完颜娄室休整一月后,继续率大军西进,直向潼关和华州扑来。
此时镇守潼关的人却是高堪,没错,就是原来那个华州知府,高俅的干儿子,他已然升官了!
前次因为他在史进的协助之下,圆满地将完颜撒离喝的部队打退,战斗结束之后,他便连夜上书川陕宣抚司,他在书中大吹特吹自己的功劳,只字不提史进等人的情况。
川陕宣抚司收到高堪的上书之后,因为战争期间,并没有认真核实,只是知道华州一战的确是胜了。
为了安抚高堪,川陕宣抚司便任命高堪为沿河安抚使兼华州、潼关知州,此职务是原沿河安抚使兼同州知州郑骧的职务。
郑骧在潼关保卫战中阵亡了,他的职务一直在空缺之中。这次高堪击退了金人,宣抚司就顺水推舟将这个职务授予了高堪,并令他领兵前移到潼关驻守。
然而,高堪听到这个任命,心里并没有高兴起来。虽然职务有所提升,品级也比原来高了一级,可是他心里却有些不情不愿!
为何?高堪的想法是想当一个京官,就是想去朝廷中央任职,也就是当下赵官家赵构所在的地方----杭州,此时杭州虽然没有正式定都,暂时称为“行在”,但事实上和首都差不多。
然而,高堪想得太多了,他的干爹高俅早就死了很多年了,朝廷里那些熟人早就没有了,何况高俅此前在朝廷里的名声不好,新朝廷建立之后,朝廷里的那些官员谁还会买高堪的账?
而且,高堪想的是,如今金人大举进攻关中,自己又处在边境线上,肯定会和金人正面相战,搞不好就把命丢了。所以,他对这个升职没有丝毫兴趣。
可是,他又不敢违背朝廷的命令,只好违心地率军队去潼关驻守,和他一起去的有“饭桶将军”范通,以及“独眼提辖”唐青城等人,这两人作为高堪的心腹,这次自然也是官升一级。
就在高堪在潼关提心吊胆之际,谁知道越怕什么就来什么,完颜娄室亲率大军与副帅完颜撒离喝向潼关而来。
陕州、潼关和华州都是军事战略重地,是分别连接各地的军事要道,只要这些地方纳入掌中,北可入河东、延安府;西可入关陇和巴蜀,东可控豫、鄂之地。
目前,陕州已然攻下,就剩下潼关和华州了,所以完颜娄室是势在必得。他留一下一将镇守陕州后,他亲率部队十余万人来取潼关和华州。
高堪收到完颜娄室的部队已然快到潼关的消息之后,立时惊得魂不附体,像一滩烂泥一样瘫在椅子上,半晌没有回过神来。
同时收到消息的主将范通和唐青城等人来见高堪时,只见高堪像一个没头的苍蝇一样,来回乱转,口里喃喃自语道:“怎么办?怎么办?”
范通和唐青城一见高堪这副模样,两人不由得面面相觑。范通急忙假意咳嗽一声,高堪这才从魂不守舍中惊醒了过来,也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急忙收敛了情绪,故作正经地坐在案桌后,严肃道:“诸位来找本使有何要事?”
范通道:“大人,刚有探马来报,金军主师完颜娄室率兵十余万已然离潼关不足百里了,不知道大人有何安排?”
高堪听了,皱了皱眉道:“诸位有何建议?”
众人一听,一时沉默不语。事实上他们这些人哪里有什么主意呢?
高堪一看众人皆沉默不语,便大发脾气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尔等都是带兵之人,敌人来犯,正是你等出力之时,为何不发一言?”
这一下,便将责任甩给了下属,好像与他自己没有丝毫的关系。
有将领听到这里,心里就有些腹诽:“兵熊熊一个,将熊一窝。你是最高领导,决策权和临机处置权都在你手,连你都没有主意,还当什么领导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想归想,心里却没有说,面上也不敢表露出来。此将为谁?他不是别人,正是陕州守将李彦仙的结义兄弟邵云。
邵云、邵隆是两兄弟,原来都是起义军出身,后来投奔于李彦仙的麾下,并与李彦仙结拜为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