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天上午,我问令狐秀媛借了大几万现金和路虎,带着孙福生开往封侯村。
李老爷子今年七十多岁,身体硬朗。听闻我们是李姐的朋友,介绍来这儿收古董的。
于是将我们热情请入家中,坐在炕头沏了两大搪瓷缸的大叶茶。
全是大茶埂子,又浓又黑,闻着特别香,但我喝一口就苦到不行,舌头根都发麻。
李老爷子抽着旱烟说:“这玩意是霍山黄,咱们当地的茶,最是刮油。”
我从嘴里拽出一根茶梗说:“老爷子,这我可喝不习惯,太酽。李姐说咱家有古董,不如先拿出来看看。我这一会还要去别的地方收呢。”
他说别着急。把烟袋锅子往脚底上一磕,从身后的炕柜里摸出一个蓝花布小包。
打开一看,都是些铜钱。
秦半两、汉五铢、宋通宝、清乾隆、袁大头,鹰洋等。货都是老的,可都不值什么钱,心中顿觉失望。
我拨拉着这些东西问:“老爷子,家里就这些了?”
李老爷子又点燃一锅旱烟,靠在炕柜上,吧嗒吧嗒的抽着。只是看着烟锅子里的火光忽燃忽灭,并不答话。
人老成精不是妄言,看来好东西他肯定还有,只是想先看看价。毕竟这地方离市区也没多少公里,收古董的都不知道来过多少次了。
想钓鱼,先打窝。想收好东西,自然得先投资。
我伸手比了一个五。
李老爷子顿时眼睛瞪大,烟也不抽了。
“五十?哼,你这小后生忒不地道。不卖不卖。”说罢就拦住我的手,直接把布包系起来就往炕柜里放。
我赶忙把他拦住。
“老爷子,我说的是五百,五百块。”
他不放心的又问了一句:“真五百?”
其实五百不多也不算少,卖出去只能算不赔不赚。
我笑了一声:“您是李姐的爹,我是李姐她弟,您就是我亲叔,我坑谁也不能坑您啊对不?叔,有啥好物件都拿出来,我肯定给你出个高价。”
怕他不放心,我先拿五百收了这些货。
李老爷子仔细叠了几层,包进手绢收到上衣口袋,又在胸口抚平。这才说:“等着,老汉去取。”
孙福生对古董完全没有概念,还觉得这包铜钱各个都能卖十万呢。等李老爷子出去,马上把布包打开,兴奋的挨个翻看。“顺子,这包东西值多少?还有不少袁大头呢。”
“五百。”
“唉,不是,那你刚才出五百,咱们赚什么?吃的喝的小汽车烧的油,这不又赔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