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白梓岐等人也到了,大家都对自己的表现很满意,怎么说?题目他们似曾相识,都练过。
她们家公主虽然没有找人买考题,但是出题者的喜好都摸的门清,会出什么题目,猜个**不离十。
这样准备还考不好?那就是天生笨了。
几个人高高兴兴去找自家马车,谁都没看见,在他们身后人群,有一双怨毒的眼睛掩藏在其中,盯着周二看。
薛世攀觉得自家发挥的不错,可是毕竟因为有老师的事分心,还可以更好,但是已经不能重新写了。
再见林孝珏的人突然笑得那么开心,四肢百骸的嫉妒细胞都膨胀起来。
一定是比他考的好吧?怎么可以让私生子考得好?这不是老天无眼吗?
对考生们之间存在的纠葛一无所知,考生的名头都装订成相同模式,阅卷官不可以拆阅,因此是谁的考卷阅卷官也一无所知,他们只可以凭对文章的喜好评判优劣。
当然不是一个人,如果一个人来决定这么多人的命运,那未免太草率了些。
八名阅卷官,在殿试后的两天内,评判这些贡生的卷子。
用不同的记号评判优劣,共五种,最好的是圈圈,得圈圈最多的卷子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圈最多的十本进呈皇上,不过今年是给太子看。
其他的内阁来最终评定优劣,因为太子一个人看不完那么多文章。
阅卷官将所有卷子阅读完后,放在指定的位置上,不多时,礼监司的太监便带人来取卷子。
阅卷官门见着太监是长跑内阁不是东宫的,就明白了,所有卷子,先送到内阁,然后可能在转乘东宫。
也不是错的程序,谁都没有反对。
太监们很快把卷子搬到内阁。
内阁辅臣们一起誊录奏折时所用的公务房内,五位辅臣蹲班房的一位,还有一位得避嫌,只有三位各就各位的坐好了。
太监放下卷子,韩大人见前十的也在,道:“这是谁的主意?”
次辅尹正茂道:“殿下稍后过来。”
哦,这就说得通了,以前皇上当政的时候,偶尔也会来内阁办公务,不过只是偶尔,意思是先看内阁的意见,他再做定夺。
韩大人想不到太子会把评审的资格先交给内阁。
当然,这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评过的人越多,越公平。
次辅已开始传阅前十的文章,既然已经评出优劣,谁不想看想看看状元之才是什么样?
韩大人挑了自己喜欢的前三个放在桌上,指了指:“这个人的文章有气魄,针砭时弊条理清晰句句在理,定人是胸中有沟壑之人,可堪当大任,是状元人选。”
那么按照顺序,另外两个就是榜样和探花的人选了。
次辅和另一辅臣都看出那不是陈博彦的文章。
虽然名头封着,但是陈大人特别交代过陈博彦的字迹和内容,这人把朝廷制度贬的一文不值,辞藻又好,很有可能是永安公主的人。
次辅摇着头:“过于锋芒毕露,好像天下就只有他是人才一样,这样的人我见得多,哪里堪当状元之才?放这里,都抬举他。”
说完,将卷子直接丢到同进士人选的那一摞卷子中。
历来都有刚愎自用的考生,因为观点问题本来文章写的特别好,但是被考官不喜,直接判为同进士。
可是这个人的观点,分明跟太子的理念很和。
而且也没有次辅说的那样自负,尖锐的人和治世之才韩大人还是分得清的。
韩大人沉下脸道:“这样不妥吧,怎么也是前十之列。”
另一辅臣道:“我也觉得次辅说的对。”
按照内阁的规矩,要么首辅拿主意,那么少数服从多数。
韩大人明知道这二人是在帮陈博彦出头,却拿他们没办法,气得脸都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