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天他没有请许多人,长辈只有贤王一人,是做主持的,其他嘉宾就是他们年纪相仿的那几个兄弟。
因此没人笑话他霸占公主的府邸,大家有的,都是对他深深的祝福,毕竟父母找到了,虽然死了,也不再是无根的飘萍。
等行过礼,贤王问他尸骨是如何打算的。
李固信说要挑日子回山东老家一趟,把驸马的尸骨埋在那边去,让他们落叶归根。
可惜高耸不在了,不然他们兄弟可以一起去。
提到高耸,周围的气氛就有些压抑。
所以有心的兄弟忙转移话题。
韩东宝和杨云飞拿照哥调侃,纪诗终于同意嫁给照哥,照哥算是苦尽甘来,可以娶到自己的心爱的姑娘了。
照哥倒是不怕人说他,还很骄傲,气得贤王不想听,走远了,任由他们年轻人打闹。
林孝珏去陪贤王。
留下的人随后就开始调侃杨云飞和韩东宝,因为侯昌明也定亲了,风少羽儿子都有了,李固信和永安公主是至死不渝的,就他们两个没有着落。
大家一起起哄,杨云飞不干,指着不是跟他们从小一起长大,但是关系处起来也不错的南公子说:“这个人年岁比我们还大,他都不成亲,我们急什么?”
对啊,钟清扬摆了南公子一道,至此后南公子就再也没有提过婚事。
贤王世子拍着自己兄弟的肩膀说:“南公子冠绝京华,现在眼睛也好了,想找什么样的姑娘找不到?人家不找是因为不急,跟你们不一样。”
这意思不是说他两兄弟找不到媳妇吗?
他自然要被两兄弟骂。
大家又是一阵哄笑。
笑过之后南公子解释:“我的婚事,全凭父母做主。”
所以他从来不主动与女孩子接触,也不会像别人一样议论谁家的小姐,当然除了林孝珏,他跟林孝珏是兄弟。
提起婚事要由长辈做主,众人就都不出声了,因为他们之中有好几个榜样,婚事都是自己选的,所以这样优秀的南公子,却说出这样规矩的话,众人都有些不解,不过不解之后就是敬佩。
毕竟自己做主的婚事,都是不合规矩的,只不过是感情控制不住罢了,南公子能控制自己的感情。
说说笑笑又是一阵,眼见快到中午了,公主府要摆饭,宴席室的下人没来请众人,传话的小厮急冲冲跑过来。
他面带喜色道;“大人,宫里的旨意下来了,礼部意见,同意您袭爵,就在今日。”
这话当然是说给李固信听得。
认祖归宗又袭爵,算是为祖上添光吧。
不细想的人都替李固信高兴。
唯有南公子脸上露出担忧之色,这爵位是兰家来的啊,名不正当。
1037 从钟清扬开始
李固信率领兄弟们接过旨意和冠服印章后,他就是凉国公了。
风少羽说他生生比大家都高出了一截,只有贤王能跟他平起平坐。
李固信可不敢跟贤王平起平坐,也不是不敢,是那样没有礼貌。
不过贤王是从来不计较这些事的。
其他人都兴致勃勃的议论着袭爵之事。
贤王将李固信拉到一边:“大侄子,叔父跟你说说这件事,袭爵是好事,你也给凉国公尽了孝,没有什么名不正言不顺这一说,不过有些言官最酸,你的生身父母是兰家的夫人害死的,你却袭了兰家的爵位,上头有圣上和太子挡着,他们不会说什么,但是私下里要嚼舌根,他们有的人,嘴碎的连好的妇人都比不上,会说出轻视和诋毁你的话,你要有心里准备。”
汉王叫他侄子,这是对长辈对晚辈的爱护,人家是皇上亲弟弟,没必要讨好谁。
他说的话也十分中肯。
这也是李固信不爱袭爵的原因之一,但是事已至此,他不会做那种活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的人。
“小侄知道,能承受得来。”
汉王拍着他的肩膀:“我知道你这孩子不简单。”放下手又道;“那么千升宴你想好了怎么办吗?不办人家会说你小气,有好事还藏着掖着,见不得人你,可是要是办,那些嘴碎的人又会说你袭了别人家的爵位还大张旗鼓操办,是数典忘祖。”
升迁之后都要大办宴席,这是朝堂上的规矩,不然这人就不合群,如果是在六部为官,很有可能被人排挤而做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