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孝珏道:“在我心里,能让老百姓安居乐业,不是苟全性命,那就是大事。”
傅山道:“小姐好气度,天下男子多半都不及小姐胸襟抱负。”
“先生过奖。”林孝珏客套一声之后转了话锋:“不过我承认,先生的眼界,就没有我开阔。”
哪有人骂人这么直接的。
好在傅山有度量,笑了笑:“还请小姐指点。”
林孝珏道:“胡汉两族都能融为一体,先生还在这里为老朱家的家事坚持立场,不觉得有些可笑吗?”
傅山已经坚持了十七年了,以前一直是心有底线,但表面表露的不多,这小姐一针见血的给他指出来,还是让他有些不安。
还有这小姐直接称皇室老朱家,好像有点大逆不道吧?
他支支吾吾不知道要怎么接话好。
“皇,皇家,没有家事,都是天下事。”
林孝珏道:“好,就当先生说的,皇家没有家事,都是天下事,那之前我说,胡人来了,农民在种地,商人在行商,军人在打仗,政客在辅佐君王,蒙古人来了也一样,农民继续种地,商人继续行商,军人照样要打仗,政客依然在辅佐君王,您看这天下有变化吗?”
傅山道:“自然是有的,胡人在时老百姓民不聊生,蒙古人在时,老百姓民不聊生。”
林孝珏道:“可天下苦秦久,西汉民贱不如牲畜,三国兵荒马乱,两晋战火连天,隋不提了,唐人怎么说的?苛政猛于虎,所以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跟江山是谁的又有多大关系呢?”
傅山心道原来你是在这里等着我,你的意思不就是先帝和皇上谁当皇上都一样吗?
傅山道:“胡亥篡夺扶苏之位,天下大乱,高祖宠信戚夫人,钟意赵如意,这才使吕后动怒,吕家掌权,又引起宫廷政变,王莽篡汉,安禄山乱唐,这些都是乱臣贼子,要不是有他们,百姓怎么会饱受战乱之苦?”
林孝珏道:“秦乃蛮夷,重用法家之道,养的是酷吏恶兵,兵民都是杀人的机器,制度使然,亡国乃不争之事,即便是扶苏公子,也不见得能扭转乾坤,高祖那里……”这样论证下去好像没完没了。。
说到这林孝珏一笑:“唐太宗还杀了亲兄弟呢,好吧,不说这个,我只问先生一个问题,是不是只要是名正言顺的就都是对的?”
傅山道:“圣人有言,欲立其身,必正其名,名不正则言不顺,怎能让人信服。”
林孝珏道:“晋惠帝司马衷,晋武帝司马炎和武元皇后杨艳的嫡子,明证言顺吧?最后他的的确确当了西晋第二位皇帝,可天下什么样了?是不是名正言顺的都是对的?”
晋惠帝司马衷有些痴傻,当政初期有杨骏辅政,但是皇后贾南风把杨骏杀了,贾南风乱政还**后宫,因此引来司马诸王纷纷起兵清君侧,但又因为势均力敌,所以有人就开始联合胡人势力,就有了五胡乱华。
他是嫡子,名正言顺,可是他是傻子,让傻子当皇帝,当然天下又乱了,是错的。
傅山:“……”这个小姐好刁钻。
他沉吟一下道:“那如果惠帝不傻呢?他的叔叔要夺他的皇位,还对不对?”
分明问的就是皇上和先帝的关系,先帝不傻,且很仁义。
林孝珏道:“有些人呢,学问是好的,文章写得漂亮,但是不一定就是治世能臣,姓黄的就是如此,不知先生看不看话本子?”
傅山一愣,话本子是杂书,被读书人所不齿,一般人看也是偷着看,更没人会问别人问的这么冒昧。
傅山一把年纪了,而且他也不认为话本子有什么问题。
他颔首道;“看过一些。”
林孝珏道:“三国演义呢?孔明舌战群儒说,若夫小人之儒,威武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虽无一策,先帝身边这样的人不止一个,好像有三四个,用人不当,难道不是帝王之过。”
傅山知道她骂的是谁。
他有些愕然的看着林孝珏,心想这位小姐怕是没有不敢说的话吧?
天空中轰隆隆一声雷响,眼看大雨将至。
林孝珏借着微弱的灯光将傅山的震惊尽收眼底,她淡淡一笑,倾身上前,在傅山耳边低声道:“有时候我也真是不明白,又不是外敌入侵,反正江山还是那个江山,社会财富就那么多,皇上文治武功,哪一点就惹先生嫌,你确保先帝当政就一定有这般业绩,尤其是现在,您再坚持,还要再打一仗不成?”
先帝据说还活着,他若是想复位,肯定要起兵才行,而那样,天下又要动乱了。
傅山这次的震惊是最激烈的,以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