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联系的人是情报局的处长,对吗?”
“你在台的联系人军阶是中校吗?”
“你在台的联系人军阶是上校吗?”
“你在台的联系人军阶是少将吗?”
“你希望去香港站工作吗?”
“你希望留在台北局本部工作吗?”
“你曾经多次模拟偷渡香港吗?”
“你出逃香港的事情妻子预先知道吗?”
“你和你妻子的关系并不好,对吗?”
“莫之英曾被你们抓住并策反了吗?
“你利用了你的兄弟莫之英,以他为掩护,对吗?”
“你是怎么知道莫之英坐长途汽车从广州到宝安的?”
“你在当晚的搏斗中使用武器了吗?”
“你为什么选择梧桐山方向越境?”
“你与莫之英越过边境的时间是夜里十点钟吗?”
“你与莫之英越过边境的时间是夜里十一点钟吗?”
“你与莫之英越过边境的时间是半夜十二点钟吗?”
“你听说过湘江计划吗?”
“你知道在广东省公安厅内部有我们的人,对吗?”
“你的任务是挖出我方的潜伏人员,对吗?”
“你的任务是打探湘江计划吗?”
“你的任务是在台湾重建谍报网吗?”
“你知道我们已经掌握了你假叛逃的计划了吗?”
“你要联系的人是丁守拙吗?”
“你要联系的人是陈明远吗?”
“你根本不在广东省公安厅一处工作,对吗?”
“你在单位的职务不仅是副科长,对吗?”
“你以前接受过测谎仪测试吗?”
“你在大陆时侦破过我方的特工案件吗?”
“你以前审讯过我方被捕的特工人员吗?”
……
测谎整整持续了一上午,记录纸都换了好几卷,其中又反复进行了跳脱式讯问,把问过的问题又打乱顺序,突然性地重新再问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编造谎言的人很容易在反复追问和疲劳轰炸中露出马脚。
田之雄努力调适着自己的心情,尽量让两组问题的心理反应不要相差太大,右脚大拇指间的伤口一直生疼,多少平衡了他想要的效果。他知道问题的设计者最想知道的是什么,也深知问题里的真假参半和虚张声势。有好几次提出的问题居然跟他师父在模拟时的提问一模一样,让他瞬间产生了师父就在身旁笑眯眯看着他的错觉,以前曾有过的对测谎仪的神秘感和恐惧感荡然无存。当询问者反复问其中的几个问题并质疑他的叛逃动机时,他甚至表现出愤怒的情绪,一度拒绝回答问题,直到询问者转而问些和缓的问题。
第二组问题测完已到中午时分,一直默不作声抱着胳膊静静观察的谷组长这才发话:“今天就到这里吧,田先生多包涵,也有劳两位专家了。休息一下,我们去吃饭吧。”
吃完中饭,测试没有再进行,两个专家也带着设备匆匆离去。田之雄知道,他们急着赶回局里去对记录结果做判读,也许叶翔之或沈之岳正急于看到测谎结论呢。
喜欢那些往事并不如烟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那些往事并不如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