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的问候了何书记,并握了手。黄教授又给他介绍其他领导,经过初次接触,李大山发现了草原市的一点内幕。古蓝古市长看上去文质彬彬的,非常和气,对李大山也很热情。农业、招商等相关部门的主要领导纷纷上来致意,俨然把李大山当成了贵宾。不过他自己知道,别人这是给黄教授和何书记的面子,自己只是连带享受而已。
不过市委副书记屈卫东是整个现场最另类的一位。对于李大山的热情问候,屈副书记只是淡淡的和他握了握手,没有寒暄,然后就那么自顾自的站着,眼睛直视,心无旁骛。
李大山也不见怪,打个哈哈,又被黄教授引到别的地方认人去了。不过,他心里却思索起来:这屈副书记对自己这么冷淡,明显不给两个一把手面子,看来这里的水也不是那么清,自己以后得小心点,被他抓到什么短处,一定没好果子吃。而且这人孤立一人胆敢如此,上面一定有人撑腰,说不定在这里有什么特殊目的。
等到互相介绍以后,晚宴正式开始。主桌上都是市上的领导、部门一把手和李大山、黄教授,副桌则是李春花、李贺和其他领导。
李大山心里有底,上桌一看用的是小酒杯,随即轻声叫服务员拿来二两的酒杯一个,对何书记、古市长等人说道:“承蒙各位领导看得起我,让我一个落难之人有了宾至如归的感觉。结果自己还迟到了,万分抱歉,还是刚刚那句话,自罚三杯,向各位表示感谢和歉意!”
说完,李大山就要服务员倒酒,硬是一口菜也没有吃,连喝三杯,生生喝下去六两酒!
“好!爽快!李总这么耿直,我们草原人也不能坏了规矩!服务员,给所有喝酒的人全换上大杯!”何书记果然是性情中人,李大山的表现完全赢得了他的认可。黄教授也微笑着点头。
宴会还没开始,就达到了高潮。
结果,两桌人一共吃了两个多小时,喝了整整三件五粮液才结束了一场大战。等到所有人都醉意滔天的时候,大家都忘了身份的差别,大哥大姐小弟小妹的都叫上了。至少这会儿,大家都成了好朋友。李春花、李贺也和陪酒的人喝的烂醉,他们俩是给人灌的,陪酒的人则是在给主要领导和李大山敬酒的时候喝多了。
就连黄教授也喝得晕乎乎的,他这么拼命也是为了替李大山积累些人脉。李大山自己倒没有醉,只是觉得全身发烫,后背汗流不止,看来酒喝得太多,异能都消化得有些吃力了。不过他不敢表现出来,也和大家一样左摇右晃,说起了胡话。
到了这个时候,宴会也就只有散了。各人都在其他随行人员的安排下回了家。
第二天李大山起来的时候已经没有一点醉酒的后遗症,不过李春花、李贺、黄教授等人却是还没有起来,看来确实喝多了。李大山一个人喂羊喂狼喂狗喂猎隼,忙活了很久才干完。
等到他忙完,大家也都起来了。李春花说自己醉酒影响形象,扭着他要他赔偿损失,李贺和黄教授也感慨李大山酒量惊人,李大山只是含笑不语。这点秘密,没法解释。
闹了一会,黄教授对李大山说:“大山,刚刚张副秘书长打来电话,说何书记和古市长下午一点在市委小会议室召集会议讨论你的农场选址的问题,要你和李贺参加。这次草原市对你可是高度重视,虽然是因为我的引荐,但是你可要选好地点,省得日后砸了我们两个的牌子,那样我们在这里就混不下去了!”
对于李大山过去的成就,黄教授很佩服,但是也担心他能不能在别处复制奇迹,所以有些忧心的提醒道。李大山也明白他的心思,稳重的点点头:“放心吧,黄爷爷。虽然这里我不熟悉,但是这里的自然条件和灵远那边差不多,就是冬天冷点、长点。我对在这里发展很有信心,我已经决定把所有的资金都投进去。请你相信我!”
“那就好。我可是一直看好你的,我信你能再创一个奇迹!”黄教授看他有了决定,相信一定有办法,不然他不可能把所有的钱都投在这里。
第二卷 觅地再起 第031章 选址会议
更新时间:2009…11…18 11:14:13 本章字数:3330
等到下午一点左右,李大山等一行来到草原市委会议室,张副秘书长已经等候在那里。由于会议还没有开始,领导们也没有来。李大山也就和张副秘书长闲聊。互相表扬对方喝酒、待人、创业上的长处,把昨天酒桌的兄弟之情重温了一下,感情比初识时又密切了一些。
开会时间一到,何书记带着昨天晚宴时的部分领导就进了会议室,时间拿捏得就像是空降来的一样。不过那个冷淡的屈副书记这次没有参会,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不属于他的分管工作而没来。
何书记也没有了昨天的随和,一脸严肃,就好像不认识黄教授和李大山一般。李大山也觉得这个场合太正式,不能随意开玩笑,同时也对领导艺术的认识深了一层。
等到众人落座,张副秘书长把会议的主要内容通告了大家,接着就请何书记讲话。
何书记也没有跟大家寒暄,直接说事:“同志们,我们今天这个会议就是研究李大山李总选址搞戈壁滩综合治理和开发的事情。可能在座的很多人都很疑惑,为什么给一个投资总量并不大的项目这么高的接待规格。请大家放心,这并不是因为他是我最尊敬的老师介绍来的,也不是因为我和李大山有什么特殊关系,而是李总靠自己治荒滩、建农场的业绩争取来的。”
“李大山李总是个很不简单的人。他本是个孤儿,高中毕业就独自到省城闯荡,从建筑工地小工干起。短短五年时间,建起了自己的公司,拥有了五百多万的家产。但是他没有留在大城市享受,而是带着创业的五百万元,回到自己的家乡,治理戈壁滩,回报自己的乡亲。他承包了五千亩戈壁滩,吃住都在戈壁滩上,栽防沙林,打水井,挖鱼塘,建草场,都是他自己一手策划,一手实施。一般都认为,戈壁滩治理不难,但要保持和产生经济效益却很难。但是你们知道不知道,李总用了多长时间,治理好了戈壁滩,同时创造了年产值二千多万,净利润一千多万的奇迹??”
见大家都摇头表示不知道,何书记也达到了目的,继续说道:“三年。他只用了短短的三年!”听到这话,会场中顿时喧闹起来,大家都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这时大家都顾不得主要领导在场,因为这个数字太令人震惊了。
看气氛差不多了,何书记咳嗽一声,大家就都安静下来,乖巧得像幼儿班的小朋友。何书记接着说道:“我们草原市地域辽阔,但是土地贫瘠,物产稀少,可供开发的戈壁滩有近六万平方公里,占到我市国土总面积的45%。大家想一想,要是我市的戈壁滩都能达到李大山的农场那个样子,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百分之一,我市的经济发展就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志们,我市工业向来十分薄弱,这么多年来招商引资的情况也不理想。不是因为高污染被我们拒绝,就是因为低利润被企业放弃。这么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在农牧业上找办法,下功夫,那么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