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戈壁滩视频 > 第1部分(第2页)

第1部分(第2页)

几天后,李大山把自己灵远的房子以较低的价格卖了,带着自己的全部财产也就是现金共五百二十多万元,来到一家“爱存不存”银行,把五百万元存为定期,二十多万则仍是活期。办好这一切之后,李大山离开了这个他曾经奋斗过的城市。

其实他原本并不想回到山村,因为不想村里人为他难过。乡亲们给了他生命和快乐,他却回报以噩耗和死亡,这不是一个男子汉的作为。他回山村的主要目的是想到猎人捡到自己的那个山谷里去看一看,看能不能了解一些自己的身世之谜。

人死也得死个明白。

第一卷 乡村起步 第002章 回到山村

更新时间:2009…11…18 11:13:16 本章字数:3276

第二天,当汽车来到村前的小路边,村子里的人看到了汽车带起一条“黄龙”,在外面聊天或种地的乡亲都走了过来。

“咦,大山,你怎么回来了?这才九月份啊,你工地上不是很忙吗?”村里的一把手、当了二十多年村支书的老人李全学自然成了第一个发问的人。

“爷爷,城里的公司我不干了,卖给别人了。我想回家来住一段时间。”李大山笑着对李全学说道。虽然李大山从小吃百家饭,但在李全学家住的最多,所以直接喊他爷爷。

“哦……,回来也好,回来也好。走,家里去,你过年住的房子还空着呢,我再给你收拾收拾。”李老汉多年的人生经验告诉他,李大山出了什么事,但这会儿不是问的时候。李老汉的老伴多年前就去了,唯一的儿子牺牲在越南,算是为党和国家奉献了全部力量。如果没有李卫东留下来的一个女儿,李老汉就成了孤寡了。孙女名叫李春花,今年才21岁,很是乖巧,在念大专。这孩子留下也是为了不拖累大儿媳改嫁外地,李老汉自己要求的。尽管这些年过得艰难,但是大家都知道李老汉是个怎样的人,都敬他服他,所以这支书竟是一当就是二十多年。

“爷爷,你等一下,我车上有给乡亲们买的东西。”李大山打开后备箱,拿出几大袋子的糖果、蜜饯以及其他食品,一一分发给在场的村民。

“大山,你总是这么客气,每年过年你都带好多东西回来。村里到灵远打工的小伙子也多是得你的照顾,我们家二蛋到现在还感谢你呢。”二蛋的妈妈刘三婶感激的说道。二蛋叫李东,是李大山的儿时好友。

“三婶,你不要客气,大家都知道,我是村里人带大的。为乡亲做点事是我最乐意的。”李大山不愿大家老是感谢他。

和村民随便聊了几句以后,李大山就和李全学回家了。

“爷爷,现在村子里情况怎么样,有什么大事情没有?”一到家,李大山就问起村里的情况。

李大山所在的这个村子属于灵远下辖的永兴县望水镇,地处定远山脉边缘,叫做东风村。听名字就知道,这个地方缺水。除了小部分地方能种地以外,都是粗沙、砾石覆盖的戈壁滩。尽管在山边可以打些野味,但是地里的庄稼因为年年雨水不足,收成很是一般,仅仅能糊口而已。这也是李大山当年撕了录取通知书出门打工的原因所在,村里贫瘠的土地养不活这么多人。哪怕村里分他一块地,也仅是能吃个饱饭而已。

这些年来,东风村没有盼到东风,村里人口、经济收入增长很慢,有些门路的早就搬到条件好的地方去了。李大山不是得了绝症也是不会回来长住的。现在村里总户数86户,人口256人,90%以上都是姓李的当家户,都是一个老祖宗传下来的。村里的耕地和山地倒是多得很,就是缺水,物产有限,投入和产出比低得惊人。

“现在大家的日子好多了,村子里都吃你捐钱打的那口深井,天冷天热再也不用跑二里地担水了,还能拉电抽水浇地。大家都念你的好呢!”那口深井是去年过年的时候李大山出资20多万元打的,就在村口,既是生活用水,又是生产用水。说到村里的情况,李全学的眉头又紧了,“就是这几年来,天气越来越干,地里的庄稼收成实在不好。想我小时候,我们这里雨水都还很足,村里的日子也不算难过。现在要不是大家都有人在外打工,恐怕有些人家里要拉饥荒。”

“可是电费高了,收成多点也不抵事啊。爷爷,听说李贺回来了,最近在忙些什么,今天怎么没见到他?”李大山也觉得形势没有多少改观,顺便问起老同学的情况。李贺是他高中的同学,也是因为没钱,考上个一般的学校也没有去念,一直在县里面找事情做。

“李贺那小子是个好小伙,他这些年在县城打工,挣了点钱,回来说要搞大棚。春节后,大棚盖起来了,种的蘑菇,听说都是卖到镇上或县上,生意还不错。上次遇到他,还说准备明年再建一个大棚呢。”李全学说到村子里的能人,就像自家人一样,高兴得很。

“村里富裕的就那么两三户,除开贫困的五六家人,其他大部分都只是糊弄着过日子,真真是得过且过。没有水,难啊!”李大山也很希望大家能找到发家致富的好路子,但是缺水这个致命的问题使得大家搞点什么都困难重重,毕竟不管是稻子麦子还是大小牲口,没有水是长不大的。

跟李全学聊了半天,吃了晚饭,李大山一个人躺在床上,睁着眼睛,难以入睡。一会儿想到自己的病情,一会想到村里的旱情,一会又是那些懒惰的村民在眼前晃来晃去,直到天边微亮才睡了过去。

等李大山醒来时已经是十点多钟了,院子里很热闹,听声音像是听到消息的村民都来看他,毕竟李大山也算村子里走出去的大能人。大家愿意跟他聊天,了解外面的世界,或是希望打听点发家的门路。

李大山洗漱完毕,吃了点东西,穿好衣服,走了出来,跟各个村民打招呼,同时把昨天没有发完的东西挨个的发给大家,同时给抽烟的乡亲发烟点烟。这时发到糖、抽到烟的人总是洋溢着真心的笑容,感觉到能人给他们面子,也觉得村子培养出了这样的能人于己有荣。李大山的小汽车大家可是都见过的,就是县里面也没有几辆这样的好车。

这时李贺也来了,往常李大山过年过来李贺总是要找他聊天,李大山也很喜欢和这个性格相投、又有干劲的同学说些家乡发展、政策走向的事情,也算是他在村里为数不多的知心朋友。

“大山,你怎么回来了?昨天咋一听我还不信,又在忙大棚的事情,所以就说今天早上来看看,没想到你小子真回来了。现在城里面不是事情正多的时候吗?”李贺既高兴,又疑惑的问道。

“我不打算在城里干了,城里太累人,想回村子里找些事情做。你现在不也回来了吗?”李大山解释道。

李贺知道李大山是个很有主见的人,见他有了主张,也不多说,把自己搞大棚的事情说了说,又聊了些别的,约定改天再聚,就回去了。

又跟村民聊了一会,就到了吃中饭的时候,这时村民就都自觉的离开了。

吃完饭,李大山把李全学叫住:“爷爷,我这两天打算进山一趟。”

“怎么突然想起进山?”李全学感到不解的问道,随后又像想起了什么,“大山,你在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