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哪吒最早的原型 > 第92章 抵达京师92(第1页)

第92章 抵达京师92(第1页)

在战船的另一侧,舱室之内,沈惟敬独坐于案前,他的身影在摇曳的烛光中显得愈发坚定。笔端如龙蛇游走,在宣纸上留下一行行字迹,他正在给兵部尚书石星撰写密信,每一个字都如同经过千锤百炼,凝聚着他对局势的深思熟虑。

他的字迹工整而有力,如同刀削斧砍,每一笔都像是刻入石板的印记。他详尽地描述了倭军在釜山的战略布防,将那些坚固的堡垒、密布的防线,以及士气低迷不振的军队一一展现在石星尚书的眼前。这些文字仿佛化作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之中。

沈惟敬的笔尖轻轻转动,他又提及了自己与小西行长之间秘密达成的协议。那些曲折的谈判过程、微妙的心理较量,都被他一一记录在案。每一个细节都如同被放大镜放大,清晰而深刻地呈现在石星的眼前。

同时,他也轻描淡写地提及了丰臣秀吉那七项略显滑稽的条件,仿佛是在讲述一个荒诞不经的笑话。这些条件在沈惟敬的显得如此荒谬,以至于让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他甚至可以想象到,当石星尚书收到这封信时,那嘴角勾起的笑容,必定带着几分无奈与讽刺。

台面上的和议,终究是一场给他人观看的戏剧,为了维护双方的颜面,自然不可能在明面上做出任何实质性的让步。

然而,在私下里,沈惟敬与小西行长的接触与谈判,却都是真实而深入的。他将这些情况都如实上报,没有一丝隐瞒。

同时,他也提到了内藤如安正在随团前往京师参加和议的情况,这无疑是此次和谈中的又一重要变数。

而在釜山的倭军大营中,最为郁闷的人莫过于小老头小西行长了。他坐在昏暗的帐篷内,眉头紧锁,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懊悔。他深知大明绝不可能轻易答应丰臣秀吉那些荒谬的要求。那些要求如同天方夜谭一般,让人难以置信。

在此之前,他和宇喜多秀家发给丰臣秀吉的汇报书信中,总是将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描绘得一片大好。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倭军已经快要被明人赶下海了。这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事实。小西行长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可要怪,也只能怪自己。”

他知道自己在这场战争中犯了太多的错误,如今只能吞下这苦果。

倭军已经快要被明人赶下海了,这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事实。

更让小西行长感到无奈的是,诸多大名担心自己手下的武士们折损过多,为了各自保存实力,明显已经在消极怠工了。

倭军实际上已经从和明军的接触线上逐渐后撤,在这个时候,没有任何一家大名愿意再去和大明硬碰硬。他们的九路联军说起来声势浩大,可实际上却是各自为政,各自为战。眼下看着并不能从朝鲜抢到什么土地,自然没有人愿意再卖命了。

而深夜时分,远在京城的兵部尚书石星也在案前沉思着。他作为大明兵部第一人,自然也对此次和谈的艰难程度心知肚明。他深知大明需要时间来加强海防,以备不时之需。因此,他安排了沈惟敬和那个异军突起的锦衣卫吴浩然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以便为宁波的造船厂争取时间。

当石星接到沈惟敬的密信后,他果断上表密奏。在奏章中,他巧妙地表述了东瀛的实际统治者已经派出特使前来乞降的情况。他深知朝廷中的规矩和皇帝的喜好,知道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他没有提及丰臣秀吉那些荒谬的条件,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和谈的进展上。

当石星接到沈惟敬的密信后,他果断上表密奏。

在奏章中,他自然不会提及丰臣秀吉那些荒谬的条件,而是巧妙地表述为东瀛的实际统治者已经派出特使小西飞、内藤如安等人前来乞降。他深知朝廷中的规矩和皇帝的喜好,知道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第二天,神皇帝朱翊钧看完了石星的奏折,很快做出了朱批。

他并没有被表面的文字所迷惑。他心中当然知道事情不会这么简单,但石星提出了这个方案目前看上去确实还可以,加上远去朝鲜打仗对于大明来说确实费人费钱,他揣着明白装糊涂之下,御笔一挥,同意与倭方完全议和。

他在奏折上批复道:“若倭军自朝鲜撤出,丰臣秀吉诚心向大明致降书,以示悔过谢罪,明朝自当顾其大义,给予其颜面,敕封丰臣秀吉为东瀛之尊王。”这批复虽短,却蕴含着大明皇帝的深思熟虑与战略眼光。

吴形一行人乘坐着白玉京那艘速度极快的的潜龙楼战船,在海流的推动下缓缓返航。海风轻拂,船帆飘扬,仿佛是大海在欢送他们归家。随着船身渐渐靠近天津港,吴形的心中也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

在天津港,他们换乘了大明水师的船只,吴形终于迎来了与自己便宜徒弟李旦的告别时刻。

师徒二人相视一笑,眼中满是不舍与感慨。李旦将一份记录着联络方式的方术交给了吴形。

“师父,保重!”李旦低声说道,声音中透露出深深的敬意与关切。虽然这位师傅在教授自己剑术的过程中完全是实战性的暴打,但是自己确实在这段时间收获良多。

“你也一样,徒弟。”吴形微笑着回应,轻轻拍了拍李旦的肩膀。他深知,这个年轻人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独自面对更多的挑战与困难,但他也相信,李旦有着足够的勇气和智慧去应对一切。

而且这段时间的两人对练,他的传武专精足足上升了3%,虽然现在不会超过躯体本身的加成,但是等到最后结算的时候这肯定是一笔相当有价值的收获。

两人紧紧握手,仿佛要将彼此的力量与信念传递给对方。然后,他们转身离去,挥手告别,各自踏上了新的征程。

回到大明的土地上,吴形仿佛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世界。街道两旁商铺林立,行人络绎不绝,车水马龙中透露出一种异域的繁华与热闹。他忍不住驻足观赏,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兴奋与好奇。

使团的速度明显加快了许多,他们穿越山川河流,经过城镇乡村,一路上欣赏着大明的风光与民俗。吴形也借此机会深入了解了这片土地的文化与历史,他的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敬畏与喜爱。

在天津稍作休整后,一行人很快便抵达了京师。这座古老而繁华的城市让吴形感到既熟悉又陌生。他漫步在街道上,欣赏着周围的建筑与人文景观,心中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向往与期待。

五月中旬,内藤如安带领的东瀛和议使团终于抵达了京师。他们的到来引起了朝野上下的高度重视,朝廷上下都在为这次和议做着充分的准备。吴形也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要通过内藤如安完成和议的使命,在瞒过朝野诸多公卿的情况下,完成大明的战略利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