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做?”李志坚问道。
这个时候,军官们都已经从刚才的吃惊后怕中恢复了过来,脑子也就活络了起来,听见李志坚发问,下面43军的几个人就举起手来,
李志坚点了一个人,被李志坚点到的这个军官站起来答道:
“既然日军在南北都设伏,那么我们现在就处于三面包围之中,日军知道我们的情况,还要实行伏击,那么伏击的力量定然不会弱,应该要比一个联队要多。
估计他们在打掉我们的前锋之后,还有可能担负向西穿插,掐断我军的后路。我们进入他们的既设埋伏阵地,肯定要吃亏不小。
但是如果我们能将计就计,将他们引出来,这样就好打的多,同时其他两面也要做好防守准备,日军肯定要这个时候全面出击,在东线,尤其要做好防坦克的准备,日军蓄谋已久,肯定会集中力量,一出手必然是雷霆出击”。
众人听着都点头,李志坚也赞赏的看了一眼这名军官,思路挺周全,有大军团作战的眼光。在挥手让这名军官坐下后,李志坚站了起来,走到了军事地图前,将身板直了起来,慨然说道:
“鬼子想要乘我不备,给我来一场闪电战,既然被我们知道了,那么谁打谁还说不准,下面我命令:”
在座众人听到李志坚说命令二字后,全部站立起来。
“新八师一旅派一个团向南试探性进攻,在试探出日军的火力后坚守一会,待机后撤,一旅其他两个团在后接应;
新八师二旅,抽出一团向北试探,试探出火力后后撤,二旅其他两团负责阻击接应;
新七师二旅要在井陉县城东的山区设置地雷阵,地雷越多越好,并设置好阻击阵地,其他两团在县城待命,挂出司令部的名号;
第四集团的六个团以及军警卫团,全部随我在井陉西山上待命;
各团将自已的炮兵和山、野炮全部留下,与直属炮兵队集合一起,由我直接指挥,下去准备,下午三点集合完毕。”
在参会众人全部离开后,李志坚又安排机要秘书,电令特战队对井陉到邯郸一线继续进行细密侦查。在出征之时,李志坚就决定这次全军要向南突破,沿着阳泉到晋城的太行山外围展开。
安排之后,李志坚走出了屋子,冷冽的风吹得他打了一个寒颤。
李志坚猛地又回了屋子,他突然意识到,后面几天的天气怎么样,会不会降温,如果降温,自已的战士保暖怎么做,夜间战斗会不会造成减员;二是既然日军伏击,那么他们势必不会主动暴露,那么寒冷的天气反而可以给予日军伤害。
于是李志坚吩咐下去,每个团将自已的侦察连派出去,多了解日军的情况,越详细越好,同时不能影响到日军的伏击,就让日军在这寒春里好好的享受几天。
打定主意,李志坚就让各部取消集结,要注意工事的建设,除此之外就是保暖休整。43军及第四集团军的各部几日除了挖工事外,基本不干别的,晚上生火取暖。当天夜里,天气的确突然转寒。
一天后,特战队传回消息,说是日军在寒冷的天气中忍耐不住,很多地方开始生火取暖,从中可见南北两线都设置了数道伏击线,南线累计都有将近一个师团,北线侦察效果不如南线,但是可知人数也不会少。
听到如此,换成李志坚倒吸了一口气,原本他设想的在每一个方向埋伏的日军最多一个旅团,没想到人数比他设想的多了一倍。随后又多了一种死里逃生的庆幸,幸亏当初没有全军向南突击,否则真有可能落个全军覆没。
通过对石门方向的侦查,也了解到日军在前期从北面低调的进入了石门很多战车,保守估计有上百辆。
这个时候,李志坚大体知道了日军的策略,一支部队有上百辆战车,据了解,日军现在只有一个第一战车团有上百辆战车,日常中在东北驻防。这支队伍从北线来,应该就是第一战车团。
在井陉南有一个师团,那么在井陉北应该也不会少于一个师团,乖乖,日军这次至少集结几个师团来对付他,到时候肯定还有众多的飞机来助阵,真的是太看得起他了。
并且这次明显日军是想要全歼他们,所以还一直在隐蔽,就是怕出击太早,让他们有机会逃回娘子关内。
这次如果不是他突然想通过天气来摧残一下日军,他的整个队伍就完全掉进虎口了。前些天还说下面的团长们麻痹大意,这么看来,最麻痹大意的还是他自已。
看来真的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侥幸思维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