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他缄默地看着她的背影,夏末秋初的寒意从脚底袭了上来。他安静地拢好衣襟,礼貌地欠了欠身,掀帘而去。
&esp;&esp;
&esp;&esp;待柳斜桥从浴房出来,卧室里已只留了一盏小小豆灯。他走到床边,徐敛眉已睡下,侧身向内而卧,给他留出了一个枕头和一大半的余裕。
&esp;&esp;他坐下来,伸出手去碰了碰她的头发。她似乎连头发尖都在颤抖。他不再说什么,吹熄最后一点灯光,也就这样躺了下来。
&esp;&esp;黑暗之中,她感觉到他的背脊贴着自己的。这大约并非因为床小,而只是出于汲取温暖的本能。她的牙齿已将嘴唇咬得发白。她闭上了眼睛。
&esp;&esp;(二)
&esp;&esp;“你在玩什么?”一个粉雕玉琢的小男孩走到了她的面前,低下脑袋好奇地看着她的地盘。
&esp;&esp;她连忙伸双臂护住了,大声喊道:“你走开,走开!不要踩坏我的沙盘!”
&esp;&esp;小男孩虽然一身华贵的衣装,却是很有礼貌的。他连忙道着歉往后退了几步,再抬头看,那砂砾上原来画了一幅巨大的——
&esp;&esp;“这是地图吗?”他又忍不住发问。
&esp;&esp;“这是沙盘!”她纠正,“是打仗用的沙盘!”
&esp;&esp;“喔。”他装作听懂地点点头,又去看那地图。看了半晌,他发觉不对:“南吴国在哪里?”
&esp;&esp;她懵懵懂懂抬起头,“什么?”
&esp;&esp;“南吴国!”他有些生气了,“你怎么能漏了南吴国!”
&esp;&esp;“什么南吴国?”她却没听说过,但她很感兴趣,“在哪里?你告诉我,我把它添上!”
&esp;&esp;“在这里。”小孩子的怒气转眼即消,他凑了过来,和她挤着坐在沙盘的边缘,伸手在沙盘上划拉着,“在江水之东,楚国东南,东到海滨,南抵千岛……临椤郡与徐国接壤……国都在这里,叫旸城……”
&esp;&esp;她歪着脑袋看那个不认识的字。
&esp;&esp;“日出旸谷,浴于咸池。”男孩子笑起来,眼睛里落着璀璨的光,“南吴国在列国之东,是太阳升起的地方。”
&esp;&esp;
&esp;&esp;两个小孩言笑晏晏的身影渐渐模糊在回忆的云雾之中。徐敛眉睁开眼,发现天已亮了。
&esp;&esp;枕边没有人。
&esp;&esp;她抬起手,挡住帘底漏进的秋日晨光,思绪在有无之间飘荡。那个男孩是跟随他的父王应邀来拜访徐国的,那时的徐国国主还是她的祖父。两位国君在大殿上交谈的时候,孩子们就在后苑里玩耍。
&esp;&esp;后来他走了,她记得,是被他父王生拉硬拽走的。她还记得他父王冷嘲着对她祖父说,不可能,徐国如此一个蕞尔小国,竟还妄想攀上南吴的姻亲?!
&esp;&esp;徐敛眉的眸色渐渐地幽深了下去,仿佛一直沉入了不见天日的海底。
&esp;&esp;卧房的门被推开,柳斜桥一边低头系着衣带一边走进来。他似乎刚洗了脸,额头上还沾着水珠。他对她道:“殿下醒了?早膳已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