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少虞目光从手中的毛笔缓缓移向正在磨墨的玉桃,看似随意地开口问道:“玉桃,你可识字?”
玉桃手中动作一顿,心中“咯噔”一下,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抬眸,撞上白少虞那深邃且似乎能洞悉一切的目光,赶忙低下头,声音带着一丝紧张与局促:“回三公子,奴婢不识字。”
白少虞微微眯起双眸,眼神中闪过一丝笃定。他轻轻搁下毛笔,双手抱胸,身子微微前倾,紧盯着玉桃,语气虽平和,却透着不容置疑的洞察:“不识字?呵,二妹向来钟情于针线女红,对读书识字兴趣缺缺,可今日所问的那些诗书问题,若非对典籍有深入研读,绝难提出。依我看,那些问题都是你给她挑的吧。”
玉桃心中大惊,脸上血色瞬间褪去,变得煞白如纸。
她万万没想到,白少虞竟如此敏锐,这么快就察觉到了端倪。
她下意识地攥紧衣角,大脑飞速运转,试图寻找一个合理的解释。
沉默片刻,玉桃缓缓屈膝跪地,声音娇弱:“三公子,奴婢……奴婢罪该万死。”
“可小姐她得知身世变故后,实在忧心往后的日子,便想着能多学些东西,在府中站稳脚跟。奴婢虽不识字,但偶然间听府里的先生们谈论过这些学问,便记了下来,告知小姐,希望能帮到她。奴婢绝无恶意,还望三公子恕罪。”
白少虞看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玉桃,心中并没有太多的恼怒。
他轻轻叹了口气,站起身,踱步到玉桃面前,俯身将她扶起,说道:“起来吧,我并未怪罪于你。我能理解二妹的担忧,你对她的忠心,我也看在眼里。只是,你该明白,这诗书学问,若真想学,需脚踏实地,投机取巧终非长久之计。”
玉桃缓缓起身,低垂着头,不敢直视白少虞的眼睛,低声说道:“三公子教诲的是,奴婢一时糊涂,只想着能为小姐分忧,却没考虑这么多。往后,奴婢定劝小姐踏实学习。”
白少虞微微点头,目光柔和了几分,说道:“二妹心思单纯,你在她身边,应当多劝她向好。若她真心想学,我自会倾囊相授。你虽不识字,但聪慧伶俐,若有心想学,我也可以教你。”
玉桃她抬起头,感激地看着白少虞:“多谢三公子,奴婢定会转告小姐。若能跟着公子您学习,那是奴婢几世修来的福分。”
白少虞微微一笑,回到书桌前坐下,重新拿起毛笔,说道:“好了,此事就此揭过。你也别太自责。”
玉桃福了福身,说道:“是,三公子。”
白少虞吩咐玉桃:“你在此稍候。”
玉桃不明所以,但还是答应下来:“是,公子。”
桌上宣纸洁白如雪,毛笔整齐排列。
白少虞从容地拿起一支狼毫,蘸饱墨汁,笔锋在纸上游走,运笔稳健而流畅。
他写的是楷书,笔画刚劲有力,结构严谨规整,每一笔都透着深厚造诣。
半晌,白少虞搁下笔,将字帖轻轻吹干,递给玉桃,语气平和冷静:“玉桃,你既有学习的心思,这字帖拿回去临摹练习。持之以恒,或能有所进益。”
玉桃有些惊讶:“三公子,这……奴婢实在受之有愧。”
白少虞神色依旧沉静,淡声道:“无妨,只需你用心便是。”
玉桃缓缓抬起头,嘴角上扬,露出一个极其漂亮的笑容。
那笑容如同春日暖阳,瞬间驱散了书房里的丝丝凉意。她的眼睛明亮有神,闪烁着感激与喜悦的光芒,脸颊因激动而微微泛红,宛如初绽的桃花。
白少虞心中猛地一动,一向沉静如水的心湖泛起丝丝涟漪。
他表面上依旧神色平静,内心却因这笑容而有所触动。他凝视着玉桃,她的美自然而纯粹,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恰似山间清澈的溪流,灵动且真实。
玉桃察觉到白少虞的注视,笑容微微一滞,红晕愈发浓重,赶忙低下头,轻声说道:“三公子放心,奴婢定会刻苦临摹。”
白少虞很快恢复镇定,轻咳一声,说道:“去吧,若有疑问,随时可来问我。”
玉桃福了福身,捧着字帖,转身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出书房。
潇湘馆
玉桃怀揣着字帖,脚步轻盈地回到白连珠的闺房。
此时,白连珠正坐在窗前的榻上,手中拿着针线,却心不在焉,见玉桃回来,立刻放下手中刺绣,急切地起身相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