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实施居民身份证制度,家里来客人借宿,都需要登计,而且新区甚至还不准使用银元、银元券,甚至就是连食物供应都实施食品券制度,可以说,假如没有前往保卫局登计的话,在新区几乎是寸步难行,这未免也太……”原本想用不尽人意去形容陶菊隐却发现这么形容太不合适,这根本就是在构建一个独立的王国,这似乎有些太过霸道了。
“实施这些制度,只是为了保障先前诸多制度与规则的实施,陶先生,假设现在公司新区对外开放的话,面对众多的涌入人口,如何保证他们遵守新区的制度与规则,如果有一部分人遵守,一部分人不去遵守,那么规矩与制度的制定又有什么意义?”
所有的规则正是为了掩饰最终的目的,而陶菊隐所说的正是最终目的——控制。
“陶先生,如果你能告诉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新区可以废除这些在许多人看来,有违民权的制度,但是在另一方面,陶先生是否注意到,他们因此获得的利益呢?”利益?做着记录的笔尖一顿,陶菊隐的眉头微敛,难道这些制度,还涉及到居民的利益吗?
“比如,对于新居民我们实施的是三个月的职业培训,在这三个月中,职业培训机构会根据他们每一个人的特长,对其进行职业培训,在培训结合后,还会根据其收入为其选择合适的租屋,这难道不比他们盲目的来此,更合适吗?而且,在未来,对于登计的居民,他们还将得到包括医疗在内的诸多保障,甚至于,对于低收入者,比如工厂里的学徒工、收入较低的勤杂工,公司还实施食品补助制度,食品补助对象不仅局恨于他们,还包括他们的家人,同时,通过食品券制度,收入逊于知识群体的工人,还可以低于市场价10%左右的价格购买食物,陶先生,假如,没居民身份证制度,没有食品券制度,如何保证由公司贴补的廉价食物公平公正的发放到每一需要的人手中?”
尽管现在这一切到现在都没有实施,但却是再好不过的理由了,而且,即便是按照计划,这同样也是收买人心的一个组成部分,人心,人心真的非常微妙,从事社会学学习的管明棠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也正因如此,才会看重对“人心”的利用。相对丰厚的工资、廉价的食品供应、适当的医疗保障等等,这一切都是为了控制人心,而实施严密控制的原因则是为了避免在这里发生任何可能发生的诸如罢工之类的“混乱”,控制不过是大棒的一部分,而适当的福利,而是收买人心的胡萝卜。
右手持笔,右手拿着记录本,在这一瞬间,陶菊隐发现自己似乎根本就提不出任何问题了,正如管明棠所说的那样,有所得,亦有所知,除非某一天,全中国都实施着与新区相同的制度,否则,这里只能尝试这种区域性的、半封闭性的“社会试验”,估且说这里是一个试验场吧!
但似乎还有什么地方不对,是什么地方呢?
锁着眉头,思索良久之后,陶菊隐终于还是发现了,管明棠所有计划中的一个不足之处,或者说欠妥之处,此时,已经不愿意再从“恶”的角度去看待管明棠和公司新区的他,不愿意再用“漏洞”去形容这一切,想到这里,他合上手中的记事本,看着管明棠那张依然保持着微笑的面孔问道。
“既然管先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那为什么,就我所知,在新区,为何没有一所针对普通职工子弟的学校呢?难道说教育,就不重要吗?或者说,对于公司而言,教育只局限于,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教育吗?”
(未完待续。
红色风暴之侵掠者罗喉天道殊途乱明乾坤至尊重生之盛世官商罪恶起源官道之权色撩人红颜乱世:倾城修罗贵族少爷们,请小心恋上复仇公主范增作品集
第290章 温床
一个没有大抱负更有些自私自利的小人物、一个被迫卷入大时代的小人物和小人物们的故事。一寸山河一寸血,中国的每一寸山河,都流着烈士的鲜血,都堆积着烈士的森森白骨……
只愿这山河常青……
……………………………………
……………………………………
请大家踊跃发帖,活跃本吧!
有能力的同学,请前去创世支持。
……………………………………
章节连载总贴:
“这里有一平方公里的土地,交给你们了,你们好好规划一下,看看要多少钱。说实话,公司并不算宽裕,所以请尽量节省,注意实事求是,我们决心贷款来搞教育。这个决心下定了,卖掉裤子也要把这所学校建起来!我们拿出钱,拨出地,在全国范围内招聘学生,请你们给我们培育人才,人才将会决定我们的未来!”
几乎每一个人,都知道在下拔剑村位置上,有一片几乎是同公司中央区同时开工的建筑群,这意味着在新区的建筑“优先权”的排序上,这片建筑群拥有绝对的优先权,这意味着公司下属的建筑施工公司,会把最好的人、最好的设备都调过来,一天24小时不停施工,实施三班倒式的日夜赶工
事实也正是如此,不过只是两个月,一座拥有两百间教室、五百间宿舍、一座大型图书馆、三座食堂——北方高等职业学校,便完成了一期初建工程,按照一期工程的规划,这里可以容纳5000名学生。
在半个月前,也就是九月初的时候,通过“落选招生”方式,第一批5000名学生已经进入这所依然仍处于建设中的学校就读,“落选招生”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这个时代无论是大学亦或是师范或者高等专科学校,竞争都是极为激烈就像,各所学校的录取率基本上都在2%…10%之间,最高的也只有15%左右,而敢于报考大学、大专的无不是各地最优秀的青年人,他们在残酷的竞争中被淘汰。
而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打广告”,同样也没有时间去组织一次入学考试的北方高等专科学校,则通过与北方各大学保持的良好关系,通过“落选招生”在落选者中按名次发出录取通知书,进而解决了生源问题。
与其它任何一所高等学校不同的是,北方高等专科学校,采用的是师范模式,即实行免学费政策,并提供膳食住宿的优惠条件,与师范相同的是,他们在两年专科学习毕业后,需要为公司服务至少十年。
即便如此,在北方高等专科学校发出了12852封录取通知书的情况下,不过只有5312人在9月3日前来校报道,毕竟,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并不了解这所学校,甚至从未曾听说过这所学校,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他们的心中还存在着一个大学梦。
九月的天气依还带着些许燥热,这天午后,在北方高等专科学校的花园内,花园的草皮还可以看到接缝,正如这里移栽的树木一般,树木周围还搭着脚架,所有的一切都是草创的,此时管明棠坐在这里,静静的望着远处的食堂,此时那些穿着黑色学生装的青年人,正在那里用着餐。
“这是新区唯一的一所学校!”
曾几何时,在这所学校开学的时候,作为这所学校名义上的校长,管明棠显得极为得意,因为未来,从这里走出的学员,将成为公司的技术骨干、管理骨干,在中国,或许北方专科学校并不是一所名校,但是作为学校的校长,管明棠却知道,这所刚刚创办的新学校,有着其它任何一所中国学校难以企及的资源。
首先,他的图书馆内,拥有超过36万册图量仍然不断增加的图书馆,每天都会开放到晚上12点,全年无休,另外这所学校的教授大都是来自各所名校一流教授,尽管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在研究所,而且只是客座教授,但却为这所学校带来的一流的教学,同时学校内还有182名来自美国以及德国的专科教授,这里的教学质量绝对是第一流的,对此,管明棠深信不疑。
可此时,管明棠却压根骄傲不起来,因为……陶菊隐的那一番说教。
“既然管先生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国民素质,那为什么,就我所知,在新区,为何没有一所针对普通职工子弟的学校呢?难道说教育,就不重要吗?或者说,对于公司而言,教育只局限于,公司所需要的实用教育吗?”
教育!
曾几何时,作为所谓的“网络政治局”积极发言者,自己不断的评击着教育,什么教育的投入太低,什么教育工厂化,可是当在这里,自己完全有条件去创造一个全新的历史的时候,自己却忽视了最关键的地方——教育!
除去这所高等专科学校,在公司新区,还有学校吗?
嗯,还有十几所学制半年至一年的技工培训学校,还有……在生活社区内有几所面向外国雇员和高级雇员的小学以及中学,即便是设立那几所小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