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隔壁方才在说着话的男声,蓦然停了瞬。而后才若无其事的又同人攀谈起来。
“先前就走动,没道理换了个地方就弃了。左不过还在镇子上,趟个脚的功夫就到。婶子家里事多,不要忙了,我带晚娘过来稍坐坐就走。”
沈晚娘把东西放在桌子上,同她招呼,“婶子新岁安康,望来年肉铺里的生意,一日火过一日,银子挣得盆满钵满。”
“哟,这话我爱听。来,吃两块糖甜甜嘴儿。”
张娘子抓了两把糖,往沈晚娘手里塞。桌上摆着一应果子糕饼,酥皮上印着‘如意斋’三字。
“赶巧了不是,方才在如意斋买了核桃饼和枣泥儿糕呢。”
张娘子不满的皱了皱眉,“人来我便高兴,做什么弄这些虚头巴脑的。你稍歇歇都带回去,我可不要。”
苏春娘将东西挪了个位置,张娘子够不着,她方笑道:“拜年哪有空手的道理,没几个钱,你不收,莫不是看不起。”
“这丫头,说得这是什么话。”
张娘子挥挥手,没得在年初一的日子,同她争长短。
“冯叔和两位阿哥呢,蹿门子去了?”
“嗯。叔伯哥嫂家,天没大亮就去了,晌饭估计也不回来吃。”
苏春娘看看外头,时辰不早了。她便邀了张娘子一道:“左右婶子一个人在家,去那城一道乐乐。我温一壶酒,再弄两个锅子。只我们几人,热闹热闹。”
张娘子略一思量,道:“好,怕等会儿还有客来,我掐着时辰过去捡现成的吃了。”
“婶子说的什么话。对了,那块布,你若想好要制什么衣裳,直接去铺子里找晚娘。她手上活计你也知晓,下的功夫不比我少。”
“你这……我说你什么好。”
张娘子说着又要落下脸来,苏春娘忙把话拉回正题,“还指着婶子明年多多帮忙介绍生意。我懒怠惯了,扔下绣铺给晚娘一人打理。她年岁小,不顶事,还要婶子忙着周旋周旋。”
“小事体。我家肉铺同多人打交道,若有机会,总会提一嘴。是好是赖,总比外头做苦力活的要强不少。”
“这个自然。”
沈晚娘听她二人说话,碗中茶水喝尽便不再动,生等着苏春娘同她辞别,才规规矩矩的起身站在后头。
“如此就说定了,我现下就回店里去准备。婶子早些过来。”
“诶,我不远送了,不多久又得见。”
“是。”
三人客客气气的在门口又说了小半晌,直到隔壁院里有人出来,苏春娘才逃也似的同张娘子作别。
“今日可头回见你,要出门?”
张娘子见武怀安站在门口,目不转睛的朝苏春娘离开的方向望去。
说来也怪,两家隔壁住着,自赵氏离了家,张娘子好似有小半年没与武怀安碰上面。
“早起去了外祖家,把阿娘接回来过年。走时正碰上冯叔他们出门。”
“你娘回来了,那敢情好。我也好久没见她了,正好得空去看看,可方便?”
武怀安往旁边站了站,“自是方便的。阿娘在厅堂,有您陪着说会话,定然高兴。”
待人进门,武怀安又朝那巷口看了好一会儿,才转身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