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寡妻的意思 > 第九十四章 蠢蠢欲动的心思(第2页)

第九十四章 蠢蠢欲动的心思(第2页)

“二郎……”

短催的哭喊,紧着一头发花白的老妪,叫武青明搀扶进了门。身后拉拉杂杂跟着七八个男男女女,一道涌着往堂屋里去。

武怀安忙迎上前,“阿奶,大伯,大伯娘,三叔,三婶儿。”

一方破旧的棉帕,捂在老妪口鼻处,眼眶里只微微泛了几根红丝。她嘴里不住埋怨,“好好的人儿,怎么就成了这副样子。

你说说,你阿爹才走几年,如今又是二郎,这……百年后,我还有什么脸面下去见武家列祖列宗,如何同你们阿爷交待啊。

赵氏呢,叫你娘出来好好同我说道说道。我倒要问问,她是如何照看武家子孙的。”

“是啊,新岁来,瞧着人还好好的。走的这般急,定出了什么岔子。”

李氏大儿的事,武怀安没出手,任由他们自行解决。

大房东拼西凑,老两口甚至拿出了棺材本,才将那个窟窿填上。

李氏怀恨在心,听着丧报,躲在门内,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歪在床上直骂‘报应’。到底同宗同源,再疏远,也不能让人

这般咒骂,即使枕边人,也不行。

武青明一个眼神瞪过去,她才稍稍收敛了些,嘴里依旧不干不净的,骂着赵氏的刻薄和

见死不救。

武母年岁大了,倒开始重视起亲情来,虽与武二他们鲜少往来,听他身去,老妇还是捂脸好好哭了一回。

眼下早过了伤心时,风风火火前来,不说送孙子最后一程,却同儿媳叫着劲儿,妄想争个高下,论个长短。

武怀安面色陡沉,冷然的目光,箭矢般,淬满寒意投射过去。

院中嘈杂,突的静了瞬。而后各方目光,齐齐落在这鸡皮鹤发的老妇与李氏身上。

在场众人里,除武家亲眷,属忠叔与武家关系最亲。他比武青山还长了岁余,尚能托大,充当一回长辈。

他自桌后起身过来,抬手重重压在武怀安略显苍白的肩头,看向武家几人,拱了拱手。“诸位想要兴师问罪,怕是寻错了人,算错了时辰。那案犯,早被大郎押解去江宁府砍了头颅。

眼下,还请各位长辈以大局为重。待事了,有什么疑惑,再行斟酌问教。

小吴,带几位长辈上香。丫头,茶水可好了,快倒几杯来与他们暖暖身子。”

武母不应,耷着眼儿,拿混浊的眼珠,直盯人瞧。

“你是哪个,为何坐在那里。现下武家人来了,不好再劳烦。青齐,你去。礼金、门户,都记清楚了,万不可弄差。”

武青齐颠着步儿,乐呵呵的钻过去,拂了那一纸墨迹未干的册页,重新舔了墨,在上头勾勾划划。

武广生见状,翻了个白眼,悄悄扯扯李氏的衣袖,不知有意还是无意,声也忘了收,说出的话,就这么直挺挺的落进院内人的耳里。

“三叔识字吗,我怎不知。娘,爹不是同我们说过,他幼时家中贫苦,饭都险些吃不上,读书认字更是天方夜谭。

不知……三叔这般认真,在那册字上,写了些什么。”

李氏强烈要求他来,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家中底都掏空了,恰逢得了敛财的好机会,她如何会放过。

武广生不愧是她生的,那方刚起了话头,李氏便知他的意图。自然而然的接来说道:“哪能有你命好,自小送去学塾。要不是你起了心思做生意,定能考个秀才举人回来,给娘长长脸。”

说罢,她又对武母说,“娘,不若叫广生去吧,小叔不识字儿,这等紧要的事,记差了,可就闹了笑话。”

武母片刻迟疑,刚想点头应下,武怀安先开了口,“既然三叔不识字,还是由忠叔代劳吧。自阿爹那时结下的交情,牢靠得很。”

“这怎么成,到底不是……”

武怀安抬手将老妪往堂屋推去,“阿奶远道而来,快坐下歇歇脚。若为二郎伤了身子,我心里会不安的。小吴……”高喝一声,里头渗杂着毫不隐藏的不耐,“帮我好好照顾这几位长辈,莫慢怠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