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官桥镇 > 第五十三章(第2页)

第五十三章(第2页)

薛冰突然想起来父亲给自己讲过,旧时有人用铜钱算命,难道这是算命的工具?只是那些算命的活动在经过一场运动之后,一度销声匿迹,看来改革开放又让这些重新出现了。薛冰笑着问道:“大叔,你这是用来算命的吧?”

老头说:“严格来说是一种预测,你知道《易经》吧?”

薛冰曾经在父亲的书架上见过易经这本书,翻看过,见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也就放下了。

薛冰说:“我见过,没细读,我记得是四书五经中的一部吧?”

老头说:“孔子删定五经时,认为易经‘洁静精微,易之教也’,从而把易经定为五经之首,可见孔子对其的重视。实际上易经是一部人生的大哲学,古时候就有人说不读易经,不足以为将相。”

薛冰笑了,在他接受的教育体系里,算命被认为是一种迷信,于是说道:“原来还有这种说法。”

老头说:“你不信吗?诸葛亮借东风知道吧?诸葛亮之所以能够借得到东风,完全是因为他懂得易经,易经里面讲述了阴极则阳生的道理,知道某种气候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会产生相反的气候。曹操之所以敢于把船连起来,是他认为阴历的十月不会刮东风,不刮东风周瑜就没办法对他进行火攻。可诸葛亮懂得天文,知道十月阴冷至极的时候,气候一定会短时间的反转,他算到了一定会刮东风。所以他才能装神弄鬼地借到东风火烧了曹操。”

三国演义是一部小说,借东风不过是罗贯中为了美化诸葛亮这个人物而虚拟的,所以这老头说的肯定不是信史,薛冰有些不屑地说:“大叔,你说的这个是演义故事吧?”

老太太这时端了饭菜进来,瞪了老头一眼,说道:“又在跟别人讲你的易经了是吧?”说着把饭菜放在了桌上,笑着对薛冰和小王说:“别听我们老头瞎说,等久了吧?来吃饭。”

老头说:“我说说怎么了?这些经典是老祖宗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是跟我们这些中国人血脉相连的,可现在的教育一点也不谈这些,真是数典忘祖。”

薛冰原本把老头说的不当一回事,认为老人喜欢讲古而已,现在听老头说话这么不俗,楞了一下,仔细地打量了一下老头一眼,见老头矍铄中透出一份高贵的气质,看来山林隐逸处,每多奇人,就笑着问道:“叨扰了大叔这么长时间,还没请教大叔怎么称呼?多大年纪了?”

老头笑笑说:“徐隐乾,虚长六十七岁。”

薛冰接着问道:“我看大叔对古代的经典似乎很有研究。”

徐隐乾有些自傲地说道:“我早生几年,读过几年改良私塾了。”(改良私塾是清末民初政府对私塾进行改良,调整私塾的课程、教材、教法,促使私塾向近代小学靠拢所建立的一种教育机构。20世纪前半期,受政府更迭的影响,近代私塾改良活动时断时续。从全国范围看,大致出现了三次私塾改良高潮:1905~1911年,1915~1920年,1930~1937年。在这几段时间里,地方教育行政机构加强对私塾的管理,劝导或者逼迫塾师调整办学方式。)

薛冰想想明白了,算算眼前这老人生于一九一八年前后,肯定在解放前受过很长一段时间的私塾教育。

薛冰对徐隐乾有了兴趣,问道:“大叔认为这易经算命,不对,是易经预测不是一种迷信?”

徐隐乾说:“古人法天地之象而创易经,其是一句迷信那么简单的。易是什么意思你知道吗?易就是变换、变动,古人见天地万物无时无刻不在变化,有感而发,把他们对这事物的变化原因的认识写下来,变成了易经。这个西方人也有相同的体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据说他的推理是这样的:你无法将脚伸入相同的河流两次。不论你的伸脚缩脚的速度有多快,因为河水已经移动,而且你的脚也已经不同了。所以不光是你看的到的事物,时间、情感、精神都在变中。”

薛冰想不到这老人还懂古希腊哲学,在他心目中私塾只是教授三字经之类的古文,因此有点惊异地看着徐隐乾。

见到薛冰这样看着自己,徐隐乾笑着说:“不要奇怪,我们改良私塾也讲西学的。”

薛冰对徐隐乾的说法所说服,就说道:“那我能否请大叔帮我占一卦?”

徐隐乾摇摇头说:“薛书记可是对什么事务有疑问吗?”

薛冰问道:“这个有关系吗?”

徐隐乾说:“所谓不疑不占,就是说没有疑惑的时候不要随便去占卜。”

薛冰刚刚受到升迁的喜悦和感情的挫伤,心中是百味杂陈,正迷茫于今后的发展,于是点点头说:“我有疑惑。”

徐隐乾眼睛始终在观察薛冰的表情,见薛冰点头,便说:“好吧,我帮你占一卦,不过现在不行。”

薛冰不由得笑了,他以为是徐隐乾在故弄玄虚,让自己好相信他的占卜。

徐隐乾马上看透了薛冰的心思,笑着说:“薛书记不要以为我在故做神秘,实在是当初传授我这门功课的老师教导过我,夜不动易,说古人认为易经有辟邪的功能,夜晚使用易经,会让鬼神不安的。这样明天早上起来,我会为薛书记卜上一卦的。”

想不到这里面还有这么忌讳,薛冰心中的疑惑顿消,说道:“好吧,明早就麻烦大叔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