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屿也得了一根,他低声道:“丰收节中有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评比粟米。”他指向长街中央的路口:“你看那里。”
舒甜循声看去,只见长街中央的路口处,立着一座很高的雕像,看起来恣意潇洒,又充满慈悲,应该是雨神。
雨神过去几步长街,两旁植满了树木,每一颗树木面前,都摆了一个半人高的米缸。
“那些米缸里装的,便是用来评比的米么?”舒甜低声问道。
夜屿点了点头,轻声:“人们来到丰收节,一般要先拜雨神,然后去米缸面前走一趟,觉得哪家的米好,便将方才的红绳,系在米缸后面的树干上,到了子时,哪棵树上的红带子多,便算是拔得头筹了。”
舒甜微愣,笑起来:“原来是这样计票的呀……大人怎么知道这么多?”
夜屿淡声:“很久以前听说的。”
寒风凛冽,夜屿思绪飘远,回到许多年前。
……
“你这孩子……别乱跑啦!仔细被人抱走了。”一位年轻的美貌妇人,伸手拉住一个调皮的小男孩,低声嘱咐道。
小男孩生得极其标致,约莫五六岁,小脸上满是自豪:“有爹爹在,谁敢带我走?”
男孩身后,身材高大的男子忍俊不禁,他弯下身子,索性将男孩抱上自己的肩头,男孩的视野一下开阔起来,兴奋地咯咯笑。
男孩眺望远处,伸手指着前方:“爹爹,娘亲,前面那些人在做什么?好热闹啊!”
男子向他指着的方向看去,笑了笑:“他们在拜雨神,祈求明年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男孩歪着头想了想,道:“国泰民安的意思,是不是就不用打仗了?”
男子愣了一下,笑道:“是。”
男孩眯起眼睛笑,对一旁的妇人道:“娘亲,我们也去拜拜罢!这样一来,以后父亲便不用总是待在北疆了,可以在京城陪我们啦!”
他和母亲常年住在京城,和父亲分居两地。
这一年冬日,边疆又起战乱,父亲无法回京城与他们团圆,便索性将他们接了过来。
男孩是第一次来北疆,看到什么都非常兴奋,他喜欢这里的烤羊肉,喜欢堆雪人,也喜欢父亲同僚们的爽朗豪放。
他第一次来玉谷城,便喜欢上了这里。
玉谷城,粟米如玉,谷物珍奇,产出的粮食闻名四海,百姓生活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然而,这样好的地方,也一直被北戎人觊觎。
在北戎人眼中,拿下了玉谷城,便等于打开了大云北疆的大门,才有机会长驱直入。
父亲曾对他说,守好玉谷城,就等于守好了整个北方……男孩明白,父亲不能离开这里,等他长大了,也要和父亲一起,好好守护这片土地和人民。
……
夜屿神思悠悠,忽然感到指尖一暖。
他回过神来,侧头,目光落到舒甜身上。
“大人在想什么呢?”她温言问道,看向他的眼神,十分清澈。
夜屿收回思绪,摇了摇头。
舒甜笑吟吟地拉起他的手:“大人,我们快些进去吧,我都等不及啦!”
她手指软软的,比他的还温热,柔柔地拢上他的指尖,打破了微沉的心绪。
夜屿凝视她一瞬,淡笑:“好。”
两人十指交握,穿行过重重人海,来到雨神像下面。
不少百姓站在雨神像前躬身祈祷,低诵声延绵不绝。
一位满头银发的老者,站在雨神像前,双手合十,喃喃道:“祈求雨神,保佑玉谷城天地平安,五谷丰登,人人都有饭吃……”
他声音苍老,语气虔诚,面上沟壑明显,看起来饱经风霜。
老者身旁站着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孩子,孩子嘻嘻笑起来:“爷爷,我们明明有饭吃,为何还要祈求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