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是爱才之人,在袁绍兵败时招降袁绍的铁杆粉丝沮授,在击破袁谭之时愣是没问郭图一句是否愿降,直接就砍了,还杀郭图全家。
可见袁绍确实是郭图的伯乐。
郭图对这番话十分受用,热心地道:“君有大才,何不与我一同为袁公效力?”
郭嘉:“……”
袁绍是郭图的伯乐,但不是他的伯乐,这叫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没等到回应的郭图:“奉孝?”
郭嘉没有犹豫多久便做下了决定,说道:“公则所言甚是。”
穿越一场,去瞧瞧袁绍长啥样。
原主少时预知天下即将大乱,在皇权更替时趋利避害隐居乡野。
观望时局,不过早地进入仕途。
此时袁绍初露锋芒,又效仿周公礼贤下士,招揽人才。
投奔袁绍,也曾是原主的愿望。
可惜原主走的早,若晚走五年,虚岁二十七岁出山时见过了袁绍,就会对袁绍失望了。
袁绍优柔寡断,用人不慎。
回顾历史,原主离开袁绍之前还不忘提点郭图,说出跟着袁绍难成大业这等肺腑之言。
可见对郭图是真爱了。
此行还有个重要的目的,去扩大社交圈子——结交荀彧。
您现在阅读的是哇叽文学网www。wajiwxw。com提供的《我是郭嘉(三国)》1、第01章(第22页)
原主的朋友圈里没有荀彧。
袁绍这时正处在事业上升期,又礼贤下士,顶尖人才纷纷投奔。
荀彧为座上宾。
起初他是十分惊讶的,同为颍川的上层人士,原主又是得荀彧推荐入的曹营,竟然会不认识荀彧。
随即他就想通了。
此时是东汉初平二年,荀彧举荐原主的时候是建安元年,中间隔了五年。
这个时候原主不认识荀彧正常。
荀彧是颍川颍阴人,原主是颍川阳翟人,老家不在一个地方,又比原主足足大了七岁。
古代交通不便,没有大事不出门。
原主弱冠时隐居,结交英杰,能接触到的是辛评、郭图这样的阳翟老乡。
年少时就和荀彧是朋友才奇怪。
这也可以解释荀彧弃袁绍而去投奔曹操之后,为何只推荐身份差原主一截的戏志才而不一起推荐原主。
颍川十二大名门望族中可没有姓戏的。
很可能就是因为荀彧当时和原主不熟,或是压根就不认识原主,后来通过袁绍帐下的荀谌才认识了原主。
投奔袁绍,是认识荀彧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