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大师你真的是世界上最好的人之一。”何其欢则一脸真诚地道:“魔爷爷,你难道没有觉察到吗?这一年你虽然装着很凶残,可你却教了我许多,救过我好几次,也救过别人,你的心真是最好的呀!”
上官仁见何其欢语调真诚,目光感激,不似作伪,崇尚凶狠的自己却成为“好人”,不由一怔,竟面色铁青,呆立当堂。
何含笑见状忙斥责儿子道:“欢儿,你又做了什么错事,惹师父生气了,还不赶快赔罪?”
上官仁哭笑不得,一边暗叫教育失败,但另一边却不由自主心有暖意,这种奇异的感觉让上官仁很不舒服,一时间竟失去以往的霸气,只能喃喃道:“那里那里……哎……”他叹了口气,“惭愧、惭愧啊……”
无尘接口道:“我们是应该惭愧。上官兄,你瞧,咱们花这么长时间也讲不清,道不明的道理,人家何施主短短一天就已经给其欢讲明白了。我们还有什么脸称师父长辈,不如早点喝醉酒,省得老脸发红。”说罢,他竟端起一杯酒,一饮而尽。
俩老是何等的眼力,早从何其欢轻松的神情上看出他已经放下了精神压力,可能已经解决了难题。
上官仁眼见无尘居然破戒喝酒,不由一楞,随即爽朗地哈哈大笑,笑声充满豪气。“无尘老儿说得对,现在是该豪饮一翻。”说完,仰头痛饮。
是啊,现在该是问题揭晓之时,答案明了之期,也就是他和无尘打赌分出胜负的时候,也是他们中的一人要血溅当场之日了。
何其欢举起酒杯,他会说什么?他会宣布谁胜利?
………【第144章 实践方案(求收藏)】………
何其欢举起酒杯,面带微笑,目视两老。
两老竟然心中微微有些紧张。闯荡于千军万马之中,他们面色坦然;决斗于泰山之巅,他们泰然自若;拼杀于刀山火海,他们从容不迫……但现在,看着含笑不语的何其欢,上官仁与无尘竟然紧张了,似乎听见自己的心砰砰在跳。
何其欢举杯,淡淡一笑对两老说:“我决定了……”
无尘面色渐渐沉静,如聆听佛音般,合十低首……
上官仁面色渐渐凝重,如第一次冲击武圣级别时那样郑重其事……
因为,现在是他们信念被评判的时候,他们的追求、他们的执着、他们的梦想……他们想知道,是否为世人接受并敬仰,是否值得这许久的坚持……
何其欢晃晃杯子,淡淡一笑对两老说:“我决定了,我们先吃饱肚子再说!佛大师请——”
无尘皱眉,差点摔倒。
“魔大师请——”
上官仁瞪眼,差点跳起来。
“嘿嘿……”何其欢狡诈地笑。
好吧,死也要做了饱死鬼,于是无尘、上官仁埋首,风卷残云、狼吞虎咽,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很快,桌子上干干净净了。
何其欢的老爸何含笑早就撤退了,解铃还需系铃人,既然这是两位老前辈和自己儿子之间的事情,就让他们自己去解决吧。
吃饱了饭,无尘上官仁抬头目视何其欢。无尘心怀虔诚略微有些忐忑,含笑期待何其欢发言。而上官仁则有不妙的感觉,暗道这小子又要胡言乱语。
果然何其欢笑眯眯道:“两老如同天人,此等难解问题,两老都不能解决,在下岂能轻言解决,不过在下……”
在两老要发火之前,何其欢赶紧道:“不过,我已经找到一个最好的解决方法,那就是深入实践,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深入实践,怎能当两老的冲裁?不过这个深入实践,两老绝对不能再旁边指手画脚,我要独立进行,以便于我好好思考。这个时间嘛,一般言之,或者三年五载,或者十年二十年……”
经过这次逃学事件,两老其实已经暗暗反思过自己的教学,在追何其欢的路上,两老也商量过,决定改变一下每天紧盯着何其欢的教学方式。因此,对何其欢的这个提议,两老并不意外,也没有什么异议。
无尘淡淡但坚决道:“即便三十年,我们也等得。”
上官仁则不紧不慢重新倒了杯酒,慢慢饮着,什么也没有说。
“那你有什么打算?”无尘看着何其欢问道。
“这个?”何其欢抓抓脑袋。
“到京城去实践!”上官仁突然沉声道,“我们给你制定大致规划,就依你,让你自己去闯荡,去体验。”
…………
条条大路通京都——这是民间的一句俗语。也是对大秦帝国京都道路的描述。
御道——是大秦始皇统治时期,出于军事、政治、经济的需要,曾以京城为中心,修筑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驰道,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国道”,史料记载:“道广五十丈,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道上车马络绎,冠盖驰驱。此刻,在通过京城的这条大路上,摇摇晃晃着行驶着一辆马车。
车上三人。
上官仁霸气重现,口吐唾沫地宣传着自己的策略——
“小子,为了体现你的主体性,这次我们充分放权,但你也不要胡言乱语、自以为是。教育教学,要保证学生的主体性,不放弃教师的主导性。”上官仁偷偷看了下旁边的一本课程指南,引用了书本上的一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