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鸡飞狗跳对吗 > 第28部分(第3页)

第28部分(第3页)

“我家里多,再要也吃不完,大侄女有什么事不妨直说,乡里乡亲的,若是能帮上的地方,我也不推辞。”陈大娘道。

“听说婶子家送棉种,我当家的也想种点,只是去年收成不好,又花了不少银子给我婆婆买药吃,倒是没还上租子,还请婶子通融下,将棉种给我家点,等到了年底,家里宽裕些,这两年的租子一起还了。”

石榴撇撇嘴,什么给婆婆吃药,尤婶子抱怨了多少回,都分了家,家产和老人都给了老大,可是婆婆吃药还要找她要银子,老大一家一文钱都不出。

陈大娘也估摸铁牛娘为的是什么事,她为难道:“这事一直是我老大管,他现在在家里,你不如跟他说说。”

自然说了,可是说不通啊,铁牛娘赶快道:“家里事都是长辈管,大婶子说一声,陈大哪有不听的?”

吴桂香跟陈大抱怨了好久,说村子里不交租什么的,想来这个不给交租子的人棉种的事,是陈大用来治陈家庄的好手段,自然不会对铁牛娘开特例。想到这,石榴插嘴道:“大哥今日在家里,我去喊他。”说着,石榴颠颠跑去东厢。那得意的脚步,惹的铁牛娘又要吐唾沫。陈大娘更是小心肝乱跳,急得在后面大喊,“你个毛毛躁躁的,走这么快,赶着投胎呢。”

免得陈大娘发飙,石榴连忙慢下脚步,即便如此,她也很快欢快地带来了陈大。

见了陈大,铁牛娘又讪笑两声,道:“看这点子小事,倒是扰了大兄弟。去年收成不好,我保证明年一定将租子都还上。”

陈大打断了铁牛娘的话,“大嫂别再说了,给了棉种的人家我都让签了契约,白纸黑字,免租的地,只能种棉花,若种别的,我立刻让人将苗拔了,以后也不再租地给他家。”

铁牛娘低声下气,为的便是想要免租子的地,她当然不是种棉花,而是想着将那好地种个别的,免了租了,随便种个啥,全是自己家的,可不是有赚头?只是她算盘打的响亮,却不知道陈大也不是傻的,几句话将她算盘珠子扯了。

罢了罢了,也不必求人,种什么棉花,谁知道到底有多少收成?若是收成差,说不定白忙活一年,等明年别人家种出来再说不迟。铁牛娘立刻收了脸上的笑,冷声道:“大兄弟这样不讲情面,我也不舔着脸讨人嫌,这便回了。”

“大姐既然知道自己讨人嫌,不如别租种……”石榴话的话被陈大娘打断了,“大侄女慢走,这鱼也拿回去吧。”

“既然婶子家有,那我便拿回去。”铁牛娘立刻拿起簸箕,飞快走了。看她背影,像是积了一肚子气。

陈大走后,陈大娘看石榴还气呼呼的,认真对她道:“一个村子的,抬头不见低头见,可别过火了,以后如何相处?得饶人处且饶人,就当为孩子积德。”

石榴想了想,觉得陈大娘说的在理,乖乖认错道:“我以后不再这样了。”

过了几日,村里陆续有人家签了契约,拿了种子去做实验。陈大免了租子,又提供了种子,村子里想着顶多白忙活一年罢了,许多都是勤快人家,不惜力气,所以心动的很多。只是陈大挑挑拣拣了一番,最后给十几户发了种子。另外,还特意提到,不管收成如何,十月棉花收了之后,到明年开春之前,这地也给这些人家种些东西,这就让种棉花的人家心里更有底了。一时,陈家的声望更荣。

晚上,石榴吃着村里人送的野味,敬佩地对陈大道:“大哥怎想到要种棉花的?”

陈大认真解释道:“上次我去泌阳,那里天冷,许多人家又买不起皮毛,我带去的几件棉衣铺子里都收了,一位掌柜的还说,若是明年再送来,不管多少他都收。我回来与卫财主一合计,便商议一起种棉花的事。江城一带交通便利,南来北往,最是兴旺,我们云州的棉衣多从那里运来,而且江城一带种了大片棉花,那里与云州气候相同,想来买来种子云州也是能种的。”

虽这样说,陈大自己却对本地棉花的产量有些担忧。第一年免了租子,若是收成不好,他赚的不过是贩卖棉花的钱,只怕这钱都抵不上给官府的赋税,第一年若是赔了,第二年也少人种。是以,他叹口气道:“只是这主意到底冒险,若是种不好,怕是要赔不少银子。”

石榴却比陈大有信心,这一定是个好财路。她前辈子虽然是个城里人,不知道怎么种庄稼,但是她学了地理,知道棉花这东西好种养,长江流域都能种,到并不担心种不活,产量也不会太差。

陈大娘也道:“赔了便赔了,也没有样样赚银子的买卖。这些年你将家底翻了好几番,便是赔些银子也无甚要紧。”

“左右买的地还在那里,以后换了别的种便是。”陈老爹也道。

“既然都这样说,那我便放开手脚了,若是能赚些银子,便给大侄子请个丫鬟伺候,若是赔了,只得让他自个照顾自己了。”陈大笑道。

“那我就代孩子先谢谢大哥了。”石榴道。她心里感叹,陈大真是个无私心的,赚的银子都拿出来用了。她也想出谋划策,给孩子创造好的条件,只是她前世一直呆在小餐馆里,倒是不知道怎么种棉花,只是好像听有个同学说,她家里将棉花种子放在像煤球一样的东西里面,她跟着家里打,还挺好玩的,栽种的时候,把煤球直接放在地里面便成了。

石榴连忙把自己知道的说了。

陈大笑道:“弟妹倒是懂得多,棉花若要长得高,需要深耕,又要多施肥,江州人便使了法子,将棉种种在深而窄的泥柱中,栽种方便,又能让肥料和养分集中。”

原来都知道了,石榴也就不再说话了,她那点底子,跟积年的老农比,立刻成渣渣了。不过她也不放弃,仍然竖起耳朵听着,看别的地方能不能有好主意。

只是陈大懂得多,根本没有她卖弄的地方。虽然她没法子说出什么,不过听了几耳朵,对陈家的状况更了解了。

陈家不做买卖,走的是地主路线。这几年年景好,今里除了三人成亲花费了些银子,并没有大的支出,所以存了些银子。年初,陈大娘给了陈大100两银子,买了二十亩熟地,另外花了些买棉种。除了她已知的年底收租的田地,另外卫家的藕塘,陈家也有些分成,去年年底卫财主送了二十两银子过来。陈大也会在酷暑和年底岁末去南北贩卖些货物,也能赚点银子。他师从卫财主,想来很是学了几招,是个低调又能干的,让人好生钦佩。

这日石榴正听着陈大说起江州的好处,“虽江州与云州不过几日行程,然江州四通八达,非云州不能比,都说江浙一带富庶,但若是说起货物买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