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要那种瘦不拉叽,看着就不好养活的蚕种。
因为他们发现,越是瘦弱的蚕,吐出来的丝就越细越轻。
可是啊,现在的蚕都发育良好,长得都白白胖胖的,跟成年人手指头一样粗,明显不符合他们的要求。
找了许久,这才通过一点人脉,找到了别人特意培育的新品种蚕,只是人家培育这蚕,不是为了吐丝,同样是为了研究。
只是研究方向不同罢了。
他们观察过那蚕去年的成长以及吐出来的丝,勉强达到了他们的预期。
花了一笔巨款,这才从人家手里扣出一批蚕种。
这年已过完,春天很快就到了,正是养蚕的好季节。
赵颐年的爸妈就是养蚕的,他为此还特意找他爸妈取了经,甚至在蚕种孵化的时候,还特意把他亲妈给接到了工作室。
瞿秋离到工作室的时候,正是一群年轻人拿着笔和本子,围着一名中年妇女,七嘴八舌的讨教着。
气氛特别和睦。
“哟,瞧瞧这是哪位呀?”一名眼尖的小伙伴发现了瞿秋离,“让我康康这位帅哥是来干什么的?”
“豆哥。”瞿秋离笑着,“别这么挤兑我,我不就是几个月没来嘛。”
那名叫豆哥是不是男孩子,是一名女孩子,因为她一急就冒痘,最后自嘲的给自己取了个豆豆姐的外号,然后又因为行事风格太过于女汉子,后来就叫成了豆哥。
豆哥嘴上啧啧作响,“你还知道你几个月没来啊?啊?要不是我每个月都准时收到了工资,我都要怀疑你这个老板跑路了。”
瞿秋离知道她在开玩笑,心里完全没在意。
其中能在这个研究室里工作的,都有着同样的爱好与目标。
至于豆哥说的工资,其实就是安市大部分普通人的收入,或许他们随便换个工作,收入估计都比现在高。
其他几个小伙伴都发现了瞿秋离,放弃了赵颐年的母亲,全部都朝瞿秋离围了过来。
与刚才和谐的分为不同,现在是他们七嘴八舌的在讨伐瞿秋离。
而瞿秋离,或许在这个时候才能露出几分年轻人的活跃感,与众人嬉笑怒骂,闹成了一片。
等他们闹够了,这才说回正事。
现在研究室分成了两队,一队人在研究纱衣复原,另一队在研究失传的秘色瓷。
纱衣复原如今有了头绪,正在进展中,至于能不能成,那得要先把蚕养活了再说。
等蚕养好了,吐丝结茧之后,能不能成功织成布再另说,反正目前算是在稳步向前的。
“那我之前给赵颐年的复古纺织工具如何了?”瞿秋离问。
古代人秘不可传的技术难求,但纺织工具这种还算比较大众的物件,相对来说,不算难得,花钱就能买到。
既然是要复原纱衣,想要真正做到完美复原,最好的就是连纺织工具都用古代技术。
而且,这样也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提高纱衣复原的成功率。
“还没开始做。”赵颐年说,“你给的图纸几乎太完整了,到时候再找人定做就行。”
瞿秋离想了想,“反正现在还在养蚕阶段,可以先分出两个人去盯着定做纺织工具吧,多调试几回,免得到时候跟不上进度。”
赵颐年点点头,立马跟豆哥一起埋头商量去了。
瞿秋离喜欢这里,喜欢这样的氛围。
纱衣这边讨论出来一个章程,分工合理又明确,瞿秋离想了想,提议特聘赵颐年的母亲做养蚕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