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旁边的人,虽然看到了他的动作,但也没往心里去,只当他在尝试让剪刀凑合着用的手法。
所以直到实验结束,陈弈也没有露出什么马脚。
做完了实验,填写好了报告,陈弈一个人从实验室出来,往食堂走着,回忆着自己的身上发生的不可思议的一切,回忆着那热流涌动,汇聚于手臂的感觉。
以及,这种感觉之后,自己是否有什么不适的情况出现。
什么也没有,除了肚子更饿了之外。
或许,食物就足够补充这种能力的消耗?
陈弈跑到食堂,饱饱地吃了一顿晚餐,还买了一些可以带走的饼子、包子当做夜宵,这才回到宿舍。
因为分班的缘故,陈弈和五个已经实习的学生同住。忙碌的学长们平时就很少回到宿舍,加上现在又是期末期间,不用期末考的实习生大多被老师抓包去科室值班,倒是让陈弈有了一块不大的个人空间。
果然,宿舍里一个人都没有。
既然没有人,那就可以放心地去做实验了。
翻出一枚曲别针,陈弈坐在桌子前,开始测试。他紧盯着曲别针,同时在心里默想:如果这枚曲别针,能够变得笔直,那该有多好。
按照几次使用的经验,陈弈尝试着发动他的力量。轻微的热流从身体各处传来,比第一次轻微,比第二次也轻微,而曲别针,却在吸入了这些热流之后,自己伸展,变成了一根笔直的铁丝。
成了!
陈弈兴奋地看着这个超能力造成的神奇结果。
接下来,就是各种实验了。
实验的范畴比较广,包括对不同材料进行测试,对同样材料进行不同的变化尝试之类,林林总总,足有十几个小项目。
由于实验设计方面很有规划性,虽然只是做了十多次小小的实验,但陈弈还是确定了自己的能力,那就是控制金属。
而且只能进行物理操控,不能进行化学操控。
也就是说,他可以改变金属的形状、熔点、延展性等相关变化,却不能让金属和原本不发生反应的物质进行反应,或者让一些原本很缓慢的反应加速。
但是只要是金属,就可以控制,不管是什么金属,纯粹的金属也可以,合金也可以,金属的氧化物可以,不纯的金属可以,甚至含有微量金属的物质,也可以。
理所当然的,被操控的物质成分越复杂,金属成分越少,或者和其他物质的结合越紧密,就越难以操控;而被操控的成分越不稳定,也越难以操控。
比如控制一枚曲别针,重量也就是一两克,对于这枚曲别针进行控制,难度很小,如果辅助一点外力,甚至可以随意的变化,就好像那不是一枚金属曲别针,而是一小团橡皮泥一般。
但是当陈弈尝试控制一些洒落的PP粉(高锰酸钾)当中的金属锰时,就感觉十分艰难。
高锰酸钾的结构不是很稳定,里面的金属锰很容易从正七价变成正五价,转化成锰高锰酸钾,同时释放出氧气,这就是PP粉可以消毒的道理。
而高锰酸钾中,锰的这个特性,使陈弈即使凝聚了相当于修理强化那把剪刀的热流,也仅仅控制住了一小撮;而当陈弈把控制的对象转变为高锰酸钾当中,专门负责做阳离子的金属钾之后,难度瞬间下降了无数个档次,比让曲别针改变造型还容易——这是因为PP粉是粉末,很容易改变形状。
分辨钾和锰,对于陈弈来说,就好像是本能一样简单,他甚至不需要去考虑锰和钾是什么性质,就可以对两者进行完全不同的操控。也就是说,他可以任意选择接触到的金属当中,一种或者多种成分进行控制。
还有一点,那就是和他身体不接触的金属,他也能够控制,但不能改变形状,只能简单的移动位置,好像受到磁场作用了一般。
除了这些之外,陈弈还发现,进行过操纵的金属,他都能感觉到其中一些细微的变化,甚至可以轻易地感知到那些金属的位置和状态,虽然只要离开几米就感应就会渐渐消失,不过如果和手指接触,陈弈就可以感知到热流进入过的金属,极其细微的状态变化。
至于控制的精度,陈弈并没有测试出来,他把一枚大头针用虎钳剪断,然后向两边拉开,结果轻松地拉出一根一米多长的均匀细丝,而且还可以继续拉下去,只不过能不能保持均匀,他就无法感知了。
至于控制的极限,陈弈没有力量去试验了,就在刚才最后的一次试验里,陈弈已经感觉到自己体内热流的枯竭,在勉强汇聚,将一把美工刀的刀片变成铁块之后,就再也无能为力了。
从一个舍友的床底下翻出一瓶葡萄糖注射|液,咕嘟咕嘟灌下肚去。陈弈顿时感觉到自己的体力恢复了一些,这些葡萄糖注射|液是一个高年级的舍友从实习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