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影评人们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一边笑呵呵的和认识的朋友讨论着电影,一边向放映厅门口走去,电影已经看完了,他们也没有必要再留下来,该回去酝酿写对这部电影的评价。
胡一飞耳力不错,听到离自己比较近的一些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心里乐开了花,毕竟这是这货第一次做导演,而且电影拍摄时间非常短,剪辑配音等的后期制作时间也非常短,现在能得到肯定和赞扬的评价,已经算是非常成功了。
至于记者们,眼下最关心的自然就是票房了。
最先开炮的是胡一飞的老对头,《南都娱乐报》的记者:“胡先生,看今晚首映式反响挺不错的,大家对几位主演的表演都非常肯定,那么请问你对票房的期待是多少?”
胡一飞一听那记者开口,顿时就恨不得一巴掌甩过去。
老子辛辛苦苦写剧本,死皮赖脸的把这么多牛人聚集到一起,起早摸黑的拍摄,不分昼夜的搞后期制作,到头来你特么一句话把老子作为编剧和导演的功劳全给抹杀了,存心找茬么?
什么玩意嘛!
尽管心中非常愤怒,但胡一飞并没有表现出来,这货故意无视《南都娱乐报》那个提问的记者,冲着所有人微微一笑道:“说到对票房的期待,我希望,并且也相信这部电影的票房可以达到4000万!”
话不能说得太满!
这是胡一飞前世经验的总结,尽管这货有信心《夜?店》的票房至少会在5000万以上,甚至会超过6000万,但这话他可不会公开在媒体面前说,他可不想被媒体说成是喜欢说大话吹牛的主。
但即便如此,4000万的票房也让底下的记者们激动不已。
记者们不能不激动啊,谁都知道,4000万的票房要放在2004年,妥妥的进入年度电影票房排行前十了,胡一飞一部小成本电影直接喊着要冲年度前十,记者们能不激动吗?
但胡一飞去根本不理会记者们的激动,也不愿意多解释,解释多了肯定又得遭记者们在报纸上胡乱编排一气,这货笑了笑,然后就带着剧组成员在记者们不依不饶的追问声中从放映厅撤了出来。
连续二十多天没日没夜的高负荷工作,胡一飞整个人早累得快散架子了。
参加完首映式,胡一飞从电影院出来后,就把唐胭丫头和张梓霖同学送回各自的学校,然后这货就一头扎进卧室里,甚至连衣服都顾不上脱,直接把自己摆成一个大字型扔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什么也不管,什么也不顾。
导演不在乎上映头天的票房,这货是第一个!(未完待续。。)
第134章【好评如潮!】
“昨晚,承蒙帝都新影联院线的负责人金国伟先生邀请,我特意从明珠市赶到帝都市,观看了胡一飞首次执导的《夜?店》这部据说只有八百万投资的小成本电影。”
“原本我对这部电影没有抱太大期望,毕竟这只是一部小成本电影,而且不管是拍摄还是制作,花费的时间都非常短,短到令人发指,从开机到上映连一个月都不到!”
“但是,出乎意料!”
“不管是整个剧情的设计,还是在小细节方面的处理,不管是各个演员的表演,还有那让人听到就忍不住捧腹大笑的台词,这部电影让我从头笑到了尾,笑到了肚子疼。”
“我不得不说:《夜?店》绝对是一部诚意之作!”
洋洋洒洒近千字的长篇评论,这是来自明珠市的著名影评人向东鹏,参加完《夜?店》首映式后对电影做出的评价,于5月5日在国内最畅销的娱乐报刊《娱乐之声》头条刊登。
……
在《华夏娱乐报》上也登载了一篇差不多近千字的长篇评论,来自帝都电影学院院长张绘军,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但同样是对《夜?店》这部电影、以及胡一飞大加赞扬。
“之前,香江的鬼才导演王经这么说过:电影,是一种要么让观众哭要么让观众笑的艺术表达形式,观众笑了,或者哭了,票房大卖了,就够了。这跟拍摄时间长短无关。时间短未必不能拍出好电影,时间长也说不定会拍出一部垃圾片来。”
“在昨晚在《夜?店》的首映式上,胡一飞也说了同样的话!”
“原本在我看来,王经导演之所以敢说出这样的话,那是因为他之前曾有过多次这样的经历,并且打出了亮眼的成绩,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而胡一飞说这话,明显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完全不知道天高地厚。”
“但事实证明。我错了!”
“诚然。胡一飞是第一次做导演,但谁都有第一次,第一次不代表就一定做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