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十月杂志免费阅读 > 第20部分(第3页)

第20部分(第3页)

中篇小说

短篇小说

小说新干线

散 文

诗 歌

经典常谈

网络先锋

其 它

十月·长篇

十月动态

分期浏览

十月论坛

关于十月

此作品发表于《十月》2007年06期 '小说新干线' 栏目    已被阅读 347 次 责编:晓枫

时光外的青春

□ 邵丹

其实我不是很喜欢读书。我最早读书的证据是三岁左右在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第一册内封页上画了只铅笔小鸡。我姐认为这是我愚蠢的罪证,我妈认为这是天才的奇迹,我爸爸态度很暧昧。他是工程师,不愿随便臆测,在人文学科里,他一般要等出了结果再附和再评价。他在等结果,他现在还在等。他已两鬓斑白了。

就那样的恶作剧式的读书热情也很快被浇灭了。我由爷爷领养了几年,他老人家的教育理念,按其自述,深受龚自珍《病梅馆记》的影响,绝不愿给孙子孙女半点束缚。“小孩自己生长嘛,就像小树,自己会长好的。”他说。他对孙子孙女有盲目的自信。而我,有爷爷的溺爱,就根深蒂固地相信,这个世界上只要我想要的,大抵都能要到。如今回想,虽然浪得无法无天之恶名,这份夸张而无赖的自信日后还是很管用的。因了这一盲目,我不太容易接受失败。

上学之后还是要读书的。已经跟爷爷分开了,写封信说喜欢李煜,老人家就巴巴地去书店翻全集为我抄些偏僻却又美好的词。他们父子俩一合计,还商量出每天抄一首古诗,很花哨地挂在镜子边,吸引我们去背诵。可惜太晚了,顽劣性格亦已成形,古诗里记的最牢的是“仓官鼠”,直到现在还很喜欢,想起仓官鼠就觉得肥肥的挺可爱,完全跟诗人的悲愤无关。初一的语文老师每天让学生上台主讲一首诗,我挑了首类似的,语文老师当场就失望得合不拢嘴。她一直以为我是才女,拼命介绍我读好书,比如屠格涅夫的这本那本。我都只翻翻而已。倒记得两个细节,罗亭苍白颀长的手,以及他的手最终没有伸出去。

很快情窦初开,为了吸引对方注意,就得多读些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每天以带书包回家为羞耻。也没读出名堂来,如今回忆起来大脑一片空白。记得莱蒙托夫,觉得他完全应该比普希金更有名,因为他更帅,更忧郁,当然了,也死得更早,悲剧得太美了。但梦中情人跟文学无关,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肖邦,因了肖邦很讨厌乔治·桑,以及一切愿意跟乔治·桑交朋友的人。幸亏没好好读书,不然估计整个法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作家都得上黑名单,那就没书可读了。

为了高考收了两年骨头,一下子作文水准直线下降——特别不会写议论文,越来越不会写,现在想起来还后怕。到了大学,写作课老师情迷冰心,又没迷出个道道来,只会说“哎呀呀,好啊好啊”。一同修课的有几个外国学生,都说不太喜欢冰心,把我乐坏了。在大学里,终于连体育课都能得个优了,写作课只得了个良。

在最应该立志当作家的年代里,我深信自己不是写作的料。好在那时也没想写作,虽然也涂几笔,目标是英文,是出国。当年的校园气氛也是那样的,英文好更容易得到旁人的羡慕。英文还不错,后来也出了国。

在美国开始了写作,用中文。我的同龄人里不少都直接用英文写,有些还取得了很令人艳羡的成就。我也不是没动过心眼儿转用英文写,但幸运的是,这一次,上苍没有给我机会。我在几年前试图申请英文写作硕士,选了两家,都被第一批拒绝了。我想我还是死心塌地用中文写吧。

我最初写的动机是随便换点以美元为单位的零用钱,因为奖学金不够多。后来在海外中文报刊上多发了几篇,忽然想到写作是个好职业,很多职业一老就得退休,万一自己不小心活到九十岁,大约还能靠写作挣点活命钱。当然得写出名,有了名,就能?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