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拿这两个事说事,意思不言而喻,顺治做得,康熙做的,乾隆为啥做不得。
阿桂没想到平时对他还算恭谦的和珅会跟他如此硬刚,气的脸色煞白,怒道:“和中堂,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国朝刚刚入主中原,国内形势不稳,遍地都是明贼,因此不得不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段,如今国家一统,天下承平,和当年如何能同日而语?”
当朝权势最大的两个宰辅当众互怼,令退回本列的纪晓岚都看傻了,这算什么事?你们为了一个招抚贼寇事,意见相左,还把皇帝的太爷爷和爷爷都搬了出来,可皇帝到现在还是冷眼旁观,一句重话都没说,本官只提了一嘴,就被皇帝喷了个狗血淋头,这人和人的差距咋这般大呢?
乾隆是在冷眼旁观,而且很乐意看到阿桂和和珅互怼,身为大清的皇帝,满蒙的共主,底下的奴才若是一条心的话,那他这个当主子的可就坐不住了。
和珅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和阿桂互怼,被人当猴耍,转头看向乾隆,奏道:“皇上,奴才赞同毕总督、惠巡抚所献之策,先招抚贼寇,令其追剿教匪,待军马齐备,彻底剿除了教匪后,朝廷随便寻个由头,都能让这伙贼寇万劫不复,还请皇上明断!”
阿桂也欲再奏,乾隆却缓缓站起了身子,看向阿桂道:“阿爱卿以为川陕和河南等地调集好兵马需要多长时间?”
“这……!”
阿桂愣住了,他又不傻,皇帝这明显是顾左右而言他,明着是问他,其实应该是偏向了和珅。
可阿桂却不得不答,久经军旅的他自然知道整顿军队,筹集钱粮大概要花多少时间了,因此只得回奏道:“皇上,如今各省兵马都分守各处,想要集兵,再调至预定的作战地点,恐怕最迟也得两到三个月。”
“两三个月,太慢了,湖北的总兵力不过一万七千人,里面还有三千是水军,现下已折损数千,能战之兵已不足一万,又要追剿白连教匪,又要顾忌摸天岭贼寇,委实有些不够用,那就先行招抚,和珅你认为谁可去摸天岭招降贼寇?”
乾隆话令和珅精神一振,其实招不招抚,他根本不在意,区区一伙山贼,难道还能翻天不成,他在意的是皇帝的态度,皇帝称阿桂为阿爱卿,称他为和珅,这不是明摆着把他当自己人吗?而且还明确表态同意招抚之事,遂回话道:“主子,只不过一伙山贼,又何须朝廷派员招抚,既然是湖广方面提出的意见,还不如责成毕总督和惠巡抚办理此事,还请主子圣断!”
和珅拿这两个事说事,意思不言而喻,顺治做得,康熙做的,乾隆为啥做不得。
阿桂没想到平时对他还算恭谦的和珅会跟他如此硬刚,气的脸色煞白,怒道:“和中堂,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国朝刚刚入主中原,国内形势不稳,遍地都是明贼,因此不得不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段,如今国家一统,天下承平,和当年如何能同日而语?”
当朝权势最大的两个宰辅当众互怼,令退回本列的纪晓岚都看傻了,这算什么事?你们为了一个招抚贼寇事,意见相左,还把皇帝的太爷爷和爷爷都搬了出来,可皇帝到现在还是冷眼旁观,一句重话都没说,本官只提了一嘴,就被皇帝喷了个狗血淋头,这人和人的差距咋这般大呢?
乾隆是在冷眼旁观,而且很乐意看到阿桂和和珅互怼,身为大清的皇帝,满蒙的共主,底下的奴才若是一条心的话,那他这个当主子的可就坐不住了。
和珅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和阿桂互怼,被人当猴耍,转头看向乾隆,奏道:“皇上,奴才赞同毕总督、惠巡抚所献之策,先招抚贼寇,令其追剿教匪,待军马齐备,彻底剿除了教匪后,朝廷随便寻个由头,都能让这伙贼寇万劫不复,还请皇上明断!”
阿桂也欲再奏,乾隆却缓缓站起了身子,看向阿桂道:“阿爱卿以为川陕和河南等地调集好兵马需要多长时间?”
“这……!”
阿桂愣住了,他又不傻,皇帝这明显是顾左右而言他,明着是问他,其实应该是偏向了和珅。
可阿桂却不得不答,久经军旅的他自然知道整顿军队,筹集钱粮大概要花多少时间了,因此只得回奏道:“皇上,如今各省兵马都分守各处,想要集兵,再调至预定的作战地点,恐怕最迟也得两到三个月。”
“两三个月,太慢了,湖北的总兵力不过一万七千人,里面还有三千是水军,现下已折损数千,能战之兵已不足一万,又要追剿白连教匪,又要顾忌摸天岭贼寇,委实有些不够用,那就先行招抚,和珅你认为谁可去摸天岭招降贼寇?”
乾隆话令和珅精神一振,其实招不招抚,他根本不在意,区区一伙山贼,难道还能翻天不成,他在意的是皇帝的态度,皇帝称阿桂为阿爱卿,称他为和珅,这不是明摆着把他当自己人吗?而且还明确表态同意招抚之事,遂回话道:“主子,只不过一伙山贼,又何须朝廷派员招抚,既然是湖广方面提出的意见,还不如责成毕总督和惠巡抚办理此事,还请主子圣断!”
和珅拿这两个事说事,意思不言而喻,顺治做得,康熙做的,乾隆为啥做不得。
阿桂没想到平时对他还算恭谦的和珅会跟他如此硬刚,气的脸色煞白,怒道:“和中堂,此一时彼一时,当年国朝刚刚入主中原,国内形势不稳,遍地都是明贼,因此不得不采用剿抚并用的手段,如今国家一统,天下承平,和当年如何能同日而语?”
当朝权势最大的两个宰辅当众互怼,令退回本列的纪晓岚都看傻了,这算什么事?你们为了一个招抚贼寇事,意见相左,还把皇帝的太爷爷和爷爷都搬了出来,可皇帝到现在还是冷眼旁观,一句重话都没说,本官只提了一嘴,就被皇帝喷了个狗血淋头,这人和人的差距咋这般大呢?
乾隆是在冷眼旁观,而且很乐意看到阿桂和和珅互怼,身为大清的皇帝,满蒙的共主,底下的奴才若是一条心的话,那他这个当主子的可就坐不住了。
和珅也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继续和阿桂互怼,被人当猴耍,转头看向乾隆,奏道:“皇上,奴才赞同毕总督、惠巡抚所献之策,先招抚贼寇,令其追剿教匪,待军马齐备,彻底剿除了教匪后,朝廷随便寻个由头,都能让这伙贼寇万劫不复,还请皇上明断!”
阿桂也欲再奏,乾隆却缓缓站起了身子,看向阿桂道:“阿爱卿以为川陕和河南等地调集好兵马需要多长时间?”
“这……!”
阿桂愣住了,他又不傻,皇帝这明显是顾左右而言他,明着是问他,其实应该是偏向了和珅。
可阿桂却不得不答,久经军旅的他自然知道整顿军队,筹集钱粮大概要花多少时间了,因此只得回奏道:“皇上,如今各省兵马都分守各处,想要集兵,再调至预定的作战地点,恐怕最迟也得两到三个月。”
“两三个月,太慢了,湖北的总兵力不过一万七千人,里面还有三千是水军,现下已折损数千,能战之兵已不足一万,又要追剿白连教匪,又要顾忌摸天岭贼寇,委实有些不够用,那就先行招抚,和珅你认为谁可去摸天岭招降贼寇?”
乾隆话令和珅精神一振,其实招不招抚,他根本不在意,区区一伙山贼,难道还能翻天不成,他在意的是皇帝的态度,皇帝称阿桂为阿爱卿,称他为和珅,这不是明摆着把他当自己人吗?而且还明确表态同意招抚之事,遂回话道:“主子,只不过一伙山贼,又何须朝廷派员招抚,既然是湖广方面提出的意见,还不如责成毕总督和惠巡抚办理此事,还请主子圣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