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星耀香江亚洲青少年艺术人才年度盛典 > 第八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能力的人(第2页)

第八章 机会总是留给有能力的人(第2页)

苗乔伟本来很担心他的身体,毕竟昨晚受了伤。看到他脸sè不错,jīng神也很好,这才放心。

昨天由于时间挺紧,就只买了一套衣服,昨晚一番折腾,早就又脏又皱,没法穿了。幸好杨林和苗乔伟的身材差不多,苗乔伟就借给他一套。

看着好像苗乔伟比杨林要壮实一些,其实杨林只是脸上没有肉,看上去显得比较瘦。

两位女士已经先走了,曾嬅倩要去培训班上课,而戚梅珍今晚主持《欢乐今宵》,必须提前彩排。

两个男人胡乱吃些早餐,也匆匆去上班。

今天没有去无线大楼,直接去了清水湾的邵氏影城。

上,苗乔伟便仔细和杨林介绍那位“谭老怪”导演。

“谭老怪”叫谭瑞明,这个名字杨林没听说过。但其曾参与制作红遍两岸三地、大江南北,几十年经典不衰的《上海滩》,这令杨林有点震惊。这人平时不修边幅,脾气古怪。有时演员演得不好,他不满意,也不说话,就把你晾着,常常把演员弄得摸不着头脑。

现在开拍的是一部时装剧,名字叫《播音人》,杨林还是没听过。

杨林前世的公司也制作电影和电视剧,当然都是小成本,基本都是他自己执导,自己编剧。但他有一个优点,善于借鉴。

这也是没钱的无奈,买不起好剧本,只能从那些别人的作品里寻找灵感,汲取养分。

所以,港台,大陆,北美,甚至欧洲。这些娱乐业比较发达地区的影视作品,杨林很是下了一番苦工。他经常做的事,就是把自己关在放映室里,一部一部的看那些比较经典的老片子。

这部电视剧的名字杨林没听过,但这部戏的主演,却是名动天下。

周闰发,赵雅之,以及苗乔伟。

1980年,《上海滩》横空出世,风暴席卷全亚洲,创下收视神话。一到《上海滩》播出时间,万人空巷。许文强的白sè围巾和冯程程的麻花辫,成为代表一个时代的回忆。

而此片的主演周闰发和赵雅之,风靡万千影迷,成为无数人的梦中情人,红得发紫。

这样的演员阵容,这部戏怎么没有红呢?

到了片场,苗乔伟带着杨林来到《播音人》剧组。

剧组的工作人员三五一堆的闲聊,很是悠闲。

苗乔伟拉住一个灯光师,奇道:“怎么不开工?”

灯光师小声道:“你不知道啊?原先那个场记不是被谭老怪骂跑了么,新找的这个是萧监制的亲戚,这家伙一听是谭老怪的剧组,说什么也不愿意来。谭老怪就去找萧监制要人,谁知道萧监制干脆就说没人了,大家都忙,你自己把人都骂跑了,你自己想办法吧。结果两人就大吵了一架,这不,办公室里生气呢,生人勿近呐!”

这家伙獐头鼠目的,说话时七情上脸,绘声绘sè,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清清楚楚,很有八卦狗仔的天赋。

“场记”这个角sè,顾名义,就是现场记录。在影片片尾或者娱乐新闻里常能看见拿一块黑白相间的场记板的场记冲锋到镜头前,狠狠的“咔嚓”一下,口中振振有词的报着镜头号码,然后冲锋出摄像范围,看似一个跑龙套的活。

然而,场记的幕后记录工作量大得惊人,除了要将现场拍摄的每个镜头的详细情况记入场记单,包括镜头号码、拍摄方法、镜头长度、演员的动作和对白、音响效果、布景、道具、服装、化装等各方面的细节和数据,场记还要充当导演的“录入笔”,职责是把导演说的每一句话都得记录下来,防止导演一个心血来cháo的想法得不到追溯。

场记的工作职责决定他必须完全服从剧组的拍摄周期,不管一天的拍摄时间有多长,是否需要通宵达旦,或是暴风雨将来袭,这些都不能降低场记亲临现场的必要xìng。

有句话说,“场记就是剧组的小杂役”。为什么这么说?

一是场记的辈份小,通常是由刚毕业的大学生担任;二是要管的事情涉及面太广,从前期演员服装、拍摄场地场景,到后期核对字幕,几乎和剧组的各个小组都合作了一把。

但是,场记又很重要。如果你没有逆天的背景,想做导演或者制片人,就必须从场记做起。

没有场记,剧组一团乱麻,你还拍个屁的戏?

苗乔伟“哦”了一声,有点挠头。谭老怪的脾气,整个无线都是出了名的,现在正在气头上,杨林这个大陆仔别吃了排头,遭池鱼之灾。便有些犹豫的看着杨林:“要不咱等一会再去?”

杨林却是心里一动,摇头道:“那怎么行,上工第一天就迟到,太不像话了。”

苗乔伟一想也是,硬着头皮走进谭老怪的办公室。

刚到办公室门口,便听里面传出“砰”的一声响,紧接着是玻璃破碎的声音。

苗乔伟无奈的向杨林耸耸肩,搞了几下门。

屋里一人大声道:“别来烦我!”

苗乔伟壮着胆子道:“是我啊,伟仔,苗乔伟。”

过了一会,谭老怪才道:“进来,门没锁!”

杨林一进屋,就看到谭老怪坐在办公桌后的椅子上,满头乱发冲天而起,可见火气有多大。地上一堆破碎的玻璃碎片,依稀可看出一个水杯的影子。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