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为官多年,受其排挤,或是看不惯其为官,或者被其贬官者颇多,如今只要陛下下旨,将他们起复,如此可以,补上些空缺。”
“这些人,多是刚正之士,若不然,也不至于遭受到如此的下场,因之,臣等以为,此乃是良策也。”
“如此说来,倒是一个好主意。”
陈锐微微点头,觉得这个法子不错,他看着郭允厚道。
“就依爱卿的意思好了。”
说至这,陈锐看着郭允厚问。
“不过,具体起复哪些人呢?”
“爱卿可要,跟朕说个明白,也要朕,心里有个数啊。”
“陛下,可以让朝中大臣们,在当下提出来。”
“然后,经群臣们讨论,看看是否可行。”
郭允厚赶紧说,陈锐微微点头,一时间,朝堂上面,议论声四起,大家纷纷,报出来了一个堪用的大臣。
不多时,便出现了四十余名字。
还有朝臣们,在唏嘘不止,原来,李斯当权的时间太久太久了,以至于,朝堂上面,许多个原本被排挤离开朝堂的官员,都已经客死他乡。
或是,终老家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
如今,大家搜肠刮肚一般,最终却只提出来了四十余人。
四十余人,相比于缺口而言,明显还是少了一些。
尤其是。
这些个,年龄也都颇大了,未必还肯,入朝为官。
或者,有些人已经,对官场,心灰意冷了,所以,明显是不足以,补上最后的缺口的。
想至这里,陈锐呵呵一笑道。
“诸位爱卿们辛苦了,朕会下旨,派人去征召,起复这些个在乡的遗贤们的。”
“不过,他们是否能够过来,那朕不得而之了。”
“所以,朕还要,想其他的办法,来让朝堂上面,不至于无人可用。”
说至这,陈锐看着郭允厚道。
“爱卿接下来,便按照朕的吩咐,将朝堂上面,那些个闲散的职事的人员,调往他处。”
“譬如礼部,还有翰林院,文史馆诸地的官员,可以暂且调往他处听用。”
“陛下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