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罢一众高僧联袂而逝。
金嫦儿飞遁出谷,给心智发了一青鸟传音仙符,只嘱其小心!暂求妙法庵禅心师太护佑。若又问及金嫦儿者,只装做不甚清楚。而后飞身直冲云霄驾云飞遁而去了。
弘法大师等飞身而起,亦冲上云霄放开六识四下观望,却nǎ里有半个人影。只好面面相觑无可奈何回转山门。
“传禅心来见。”
“是。”
不一会儿禅心师太并数位女尼驾云而来,于养心阁门口降下云头,再入心佛殿,却没有大云禅师在。至大佛前,禅心师太口念佛咒,那卍形佛符射出金色佛光将彼等一卷而入。其内广大百里方圆,天地呈昏黄之色。虽有流云悠然划过淡黄之晴空,却无微风拂面之感受,端得神妙。山水之间郁郁葱葱,有神木、奇草、异花、珍果之类于其中,尽皆散幽淡之暗香。更有大小药园散建其中,其内之味沁人心脾,闻之精神益增。此陆仙之玄异空间也。青山绿水间有古寺庙若干,近百僧人于其中,或打坐参禅、或修行练功、或演法斗术,两两三三皆不在一处。彼等身形所现之处有一小庙,门口数僧正清扫小径,见有人来却不闻不问,任其进来。禅心师太亦不言语只施法御清风带门下弟子往中央大庙行去。
及至大庙复收去清风,入庙,进大雄宝殿。正中金色大佛之下一僧端坐一蒲团之上,慈眉善目。禅心双手合十声音微颤的伏地参拜道:
“大佛爷安好,禅心拜见佛祖!”。
其望着禅心道:
“唔,禅心,将那挂单女尼之事讲一讲吧。”
“是!此女尼名唤金嫦儿,来此经年。乃是百草庵之女僧,身上法牒俱在。每日功课勤奋,大小事儿皆样样上心,倒也没有出格之事发生。其与庵中诸尼相交甚好。同僧舍之心智与其相处日久,或有发现。此尼亦随我至,佛祖是否······”
“嗯。”
那大佛爷微微颔首。
“佛祖在上,弟子叩头!”
心智见大方丈等皆两旁以佛礼恭立,又见其师祖禅心师太以跪拜礼觐见,知道此老和尚乃是大佛寺之传说中的佛祖大僧,据说其功法已趋大圆满之境界,只半步即可飞身上界为不死仙人,乃是此方天地中之最高神佛也!急忙伏地叩头以大礼参拜。
“好、好,你说说吧。”
“是!佛祖!”
心智又跪拜扣头道:
“那金嫦儿貌美无匹,又聪慧好学,弟子曾带她来藏书大庙阅颂佛经。其修为大约法体巅峰之境界吧。嗯,余事与弟子之师祖所知者大类尔!”
“汝在其侧,可嗅到其妖气?”
“嗯,其体清香,与其同眠大益修为呢!”
“哦!其已脱去妖体,几近飞升了!此妖只怕会是近万年来飞升上界之唯一修行者!难道吾等只能仰望么!”
此佛祖大僧喃喃自语道。而后好半响才复道:
“感谢多福吧!此女已走,吾大佛寺之祸事就免了!汝等下去勤修吧,无事别来扰吾,吾要闭死关了,不到大圆满巅峰再不出关!”
言罢忽然消失,仿佛此处从无此人。
“唉!都下去吧!此事到此为止。”
“可是方丈师兄,吾····吾····吾就平白无故跌落一个境界么!”
“师弟,方才汝亦闻得师祖之法旨也,其人连师祖都忌惮,何况吾等!汝唯勤修补拙,好在下一次提升境界不会再有瓶颈出现了。”
“吾···吾····唉!”
大云垂头丧气随众人出了此大殿去自己之庙宇闭关勤修了。虽众僧心中存疑,以令佛祖大僧侧目之修为自降身份来此,其目的实令人不解,但又有何法呢!
第十五集
金嫦儿此时早已在数千里之外一客栈中打坐休息了。她将那本不知名之典册拿出,左右看不明白便叹一口气重收入法袋中。而那讲得却是以天地阴阳之气转化补识神之力的,但那必须有身具肉体之修行者才行,对娇娇并无大用。最后一本既是那重塑肉身之秘扎小册。此小册言之甚略。只道用那不知凡界是否尚存之九品莲花,以归元大法阵之力重修肉体。而具体详情却并无论及。金嫦儿闭目静思好半日,长叹一口气自语道:
“传闻兴国京都之皇家大寺育有九品莲花,也不知此闻得乎?唉!只好去此地碰碰运气了。”
兴国京都真乃大国之都城也!其城墙高近百丈,城内布局庄严。以皇帝宫城为中心,皇帝行政之大殿为中轴线,纵横排列其外者乃是皇城、官城,再其外为豪门居地,而后商号店铺,数百万京都凡俗人家依次延续,直至四面城墙围定。皇家大寺位于皇城之外、官城之内。大殿雄伟,佛之法相华美庄严。但其最高之法塔与大雄宝殿却不及那大佛寺之高大广阔。盖因皇城中以俗世皇权为尊,故所有建筑皆低于皇城、宫城中之天子大殿和祭拜天地之祭坛。
兴国佛事大兴,但并不禁道家,连诸子百家也不甚禁。只要不威胁皇权,自不会有太多干涉。故京都之城中书院、道观亦遍布。书院中儒生高冠长袍,大袖挥动却也自成一派之庄严。道观中道家清雅静修悠然自乐。佛寺之所则烟雾缭绕、梵音不绝。
京都之官路、街道自与别处不同,四方十字,方正而合于礼法。尊卑之别,尽显兴国教化之功;百姓乐业,全赖官吏勤勉治下。金嫦儿在城外甚远处悄然降下云头。左右无人,便显变化之能,化身为一儒生,止于道旁暂歇。其身背一书架,手拿一水袋,注视过往商旅。有一群乘大马者腰挎佩刀,行色匆匆,往京城疾行而去了。亦有从容不迫御马而行者,还有驾马车不紧不慢前行者。至于步行者更众,或三三两两,或独行于道。商旅大亨、贩夫走卒、官家老爷、书生歌伎不一而足。然亦有乞行于道者,其景凄凉,更加上往来官道上之巡逻士卒不时驱逐,彼等皆惊惶逃避,令人顿生怜悯之心。金嫦儿轻叹一声,举步复行。见一老丈驾牛车缓缓行来,便走上前打个问讯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