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识到李宸若对李歆若的牵制作用,既然李歆若武功高深不易近身,抓住李宸若,李歆若照样得跪地求饶。
“杀。”众人一声怒吼,转变方向朝着李宸若而去,秋水奋力厮杀,李宸若也极力抵挡,却还是渐渐落了下风。
“皇兄。”李歆若听到刚才的命令,面上呈现出少有的慌乱,不得不收起手中的玉箫,正欲向着李宸若而去,却被敌军所阻,不得近身。
“歆若。”刀光剑影之中,祈颜泽突然杀入重围,手持宝剑,站在了李歆若身侧。
李歆若尚不及询问因由,便借着祈颜泽的掩护,纵身一跃,来到李宸若身前。
祈颜泽眸底划过一丝落寞,自己为了歆若生死不顾,歆若的眼中却只有李宸若,很多事情,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
“呀!”祈颜泽暗用内力,奋力厮杀,很快以祈颜泽为中心,敌军的尸体七零八落。
李歆若看向祈颜泽,虽未言语,流离的瞳目中却透着担忧,刚才自己封住祈颜泽穴道之时,用了几近七成的内力,而还不到半个时辰,祈颜泽穴道已解,若是落日所解还好,若是他自己生生冲开穴道,定然耗费了不少内力,随后再这般奋力厮杀,他的腿疾……
“陛下。”李歆若闻声回眸,却见来人竟是十二琅琊卫。
“难道是琅琊卫?”禁军各位统领,皆面呈异色,南帝李歆若倾城无双世人皆知,但从未料到她竟与琅琊阁有关,而且能令十二琅琊卫为之护驾,只有琅琊阁主一人而已。
“陛下先走,属下断后。”落日躬身行礼,自己再一次有负李歆若所托,面上尽是愧疚。
“好。”李歆若扬眉看向祈颜泽,示意让他离开,转而轻挽李宸若,纵身一跃,离开了西晋永夜城郊。
南历二十八年六月五日,世间发生了三件大事:其一,北皇祈颜泽腿疾复发,很有可能再也无法行走于世。
其二:南唐先帝李宸若未死,却不知何因容貌尽毁,面容触目惊心。
其三;南帝李歆若竟是第一杀手组织琅琊阁的头目,此消息传来,世人先是不信,深信之后,却怒不可歇。
琅琊阁自成立之日起,所作所为,人神共愤,虽然近日来有所改善,却依旧无法洗刷其累累罪行,罄竹难书。
一时间,南帝李歆若的民间威望跌倒了最低点,西晋东越本就与南唐积怨颇深,借此因由发难,散布各种言论。
北皇不良于行,北齐原本就波涛汹涌的局势更加动荡不稳,再加之李歆若公然迎回李宸若,南唐与北齐的联姻显得越加淡薄,纵然北黄祈颜泽天纵奇才,一时间也无法改善北齐的局势。
而李歆若本就登基不久,之前为李宸若修建皇陵一事,民间已经颇有微词,此次公然迎回李宸若,加之曝出李歆若为琅琊阁主。
南唐臣民瞬时怨声载道,文士口诛笔伐,民间朝堂动荡不堪,如此一来,本就风雨飘摇的乱世更加仓皇无度。
南唐朝歌结漪殿
欧阳清风仔细的帮李歆若包扎伤口之后,便前去探望许久不见的李宸若,李歆若随即走出内殿,召见已然候在殿外的尹继华与南邦。
“陛下。”南邦躬身呈上最新的战报,随即静静等到李歆若审阅。
李歆若从西晋返回南唐,不过七八日的光景,都城之中的爱国志士已经多次聚众在朝歌门请命,民情激昂,颇为棘手。
“朕想知道,尹军师有何看法?”李歆若合上奏报,面上虽有笑意,眸底却是深不见底的寒意。
“臣以为,”尹继华稍稍躬身,略作计较,开口道:“成就千秋霸业,不是取决于武力,而是取决于人心向背,陛下理当顺应民心。”
“顺应民心?”李歆若黛眉轻挑,嘴角略有笑痕,却没了笑意,尽是冷寂。
“现如今东越西晋内乱迭起,但因为琅琊阁一事,四国之间多种势力已有联合之势,一旦达成,南唐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尹继华带着独有的深谋远虑,虽然西晋东越现今无暇多顾,但只要内乱平息,必定会再次联合,共犯南唐。
“臣以为,陛下须得早作打算。”南邦面上也隐隐透着担忧之色:“此次理应举兵西进,却因陛下临时出宫而未能出征,将士之间已经颇有微词,长此以往,军心不稳,撼动南唐根基也不无可能。”
“下去吧!”李歆若言语淡淡,透着些许无奈,却并无一丝悔意。
即使再给自己一次机会,想必自己也定然会不顾一切的向着皇兄而去。
从小自己便是如此任性,想要做的事情,即使不顾一切也会达成,可自己从来未料想到,天子的任性竟会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
“是。”尹继华与南邦相继退去,结漪殿中,灯火辉煌,云彩花纹,绣木雕栏,却透无尽的寒意。
去看看皇兄吧,李歆若起身,努力挤出一丝笑意,步履轻快地向着凰芜殿而去。
(本章完)
下载【看书助手app】官网:无广告、全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