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尚书令从甘泉宫出来,回了都堂之后。
一进门,就有不少同僚围了上来:“尚书令大人,陛下可有言明,是因为何事要夷了晏氏三族?”
尚书令摇了摇头。
此事陛下并未明说,然而据他猜测,十有八九和先端王余孽有关。
只是,看陛下的意思,并不想公之于众。
有人问:“那我们可还要给陛下上书谏言?”
尚书令皱着眉看过去,发问的是一个年轻的言官,刚入御史台没几年,正是容易脑子一热的时候。
那言官被他打量着,神情上难免就带了几分紧张。
还不等尚书令开口,他边儿上就有人说:“陛下既然下旨要夷了晏家三族,那就说明晏家犯下了罄竹难书的罪过,你我身为陛下的臣子,只管听从陛下的命令便是了。”
那言官道:“总该知道这旨意是为了什么吧。”
刚才说话的人嗤笑了一声:“你要上书随便,可别拉上我们。”
···
都堂里的各部官员们,还在讨论着有关于晏家的旨意。
与此同时,甘泉宫里,陆昭霖则是在论功行赏。
“恭王府抄出来的家产里,有一座五进的宅子,在德怡坊里头。朕看了呈上来的图纸,建的很是不错,赏你了。”这话,是对着蔺由说的。
德怡坊离皇城很近,住在那一片儿的,都是高门大户。
蔺由虽然位居武德司指挥使,堪称帝王心腹,却只是个正五品的官儿。再加上他出身寒门,祖上没什么积累。便是攒上一辈子的俸禄,也买不起德怡坊里的一间屋子。
蔺由也不推脱,直接行礼谢恩:“谢陛下赏赐!”
陆昭霖对他点了点头,然后看向陶信芳:“信芳此次立了大功,可有什么想要的?”
陶信芳立下的功劳不逊于蔺由。
一开始,先端王余孽的踪迹,就是陶信芳在云州发现的。
之后,也是陶信芳和陆昭霖一起,定下了引蛇出洞的计谋,并且一步步执行。
陆昭霖嘴上问着陶信芳自己想要什么,心里却已经想好了,要把他提到正六品指挥佥事的位置上,着重培养。
陶信芳走到殿中,双膝跪地,抱拳道:“启禀陛下,臣有一个妹妹,如今在冷宫之内。臣斗胆,想求陛下对臣的妹妹多加照拂。”
“哦?”陆昭霖挑了挑眉:“你的妹妹是谁?怎么会进了冷宫?”
陶信芳道:“臣的妹妹是永兴三年大选进宫的,曾被封为才人,赐封号清,后来晋为美人。去岁七夕时,因为推贵妃娘娘落水一事,被贬为庶人打入冷宫。”
“原来是她。”陆昭霖面上闪过了恍然之色,然后,就听他沉下声道:“你就不怕,你替冷宫里的陶庶人求情,会让朕迁怒于你?”
陶信芳道:“陛下是臣的君主,陛下的问题,臣自当据实相告、坦诚以待。臣知道妹妹犯了大错,不敢求陛下宽恕,只想请陛下开恩,准她冬日有碳取暖、三餐得以饱腹,不要被人过于磋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