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桢显得有些不耐烦,狠狠瞪了她一眼:
"妇道人家知道些什么!别瞎忙活了,赶紧跟我一起去外面接旨吧!
"
没过多久,吴桢带着妻子张氏和两个孩子一起走到了庭院里。
这时,吴桢的老母亲已经在原地跪下,看到吴桢出来,全家人都恭敬地跪在老太太后面。
那个传达圣旨的士兵见人都到齐了,便揭开黄色丝绸圣旨念道: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
"
听见“敕”这个字,吴桢全身颤抖不已,激动难抑!他知道,大明朝廷的圣旨有不同的格式,如果是向全国宣告重大事情,会称为“诏”;如果是封赏高级官员,则被称为“诰”;而对于较低级别的人员的封赏,则叫做“敕”。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格式,比如宣布特定事项的称为“制”,还有“册”、“书”、“符”、“檄”等等,分别对应不同的情境。
显然,这次是对他的封赏!
吴桢此刻只觉得头晕目眩,双眼圆睁。
难道那朱郎君真的就一句话,决定了自己的前程?
“现昌国卫千户吴桢作战勇猛,见识过人,即日起,提升为正式千户,可世袭军职,望你能为国家尽忠效力。等到年终时节,来京城一趟,我还有别的安排,钦此。
"
朱元璋的封赏文书依然保持了一贯的亲民风格。
宣旨的士兵读完后,对吴桢说:“吴千户,接旨吧,发什么呆呢?”
吴桢确实惊呆了,被圣旨上的内容震惊得不知所措。
这圣旨中的内容,竟然就是朱怀在信国公府对自己所说的那些事!
他赶忙起身接过圣旨:“谢谢军爷,中午在这儿随便吃点怎么样?”
那位士兵微笑着挥手拒绝:“不了,我还得赶回去交差,恭喜吴千户。
"
朝吴桢点了点头,这名骑士穿过拥挤的人群,跃上马背,干净利落地消失在人群中。
此时吴家内外挤满了人,周围的邻居们立刻喧闹起来。
"我的天哪!老吴家祖坟要冒青烟了吧!
"
“可不是嘛!
"
一位掉了牙的大爷瞪大眼睛,“圣旨啊!那是圣旨!多少人一辈子都没见过呢!
"
“圣旨上说的是什么呢?”
“这你还听不明白吗?”
掉牙大爷笑容满面地说,“吴大郎世袭了!军户世袭了!真是了不起,了不起啊!
"
庭院里的群众越聚越多。
吴桢的妻子仿佛还在梦中,鼻子一酸,泪水盈满了脸庞:“老吴,你升官了呀!是正千户吧?还能世袭?!
"
吴桢笑了:“没错啊!
"
张氏仍然不敢相信:“那我们家老二,将来是不是就能继承你的军户身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