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是老一辈留给自己团队的核心成员,只要不涉及叛乱之事,解缙必定跟自己站在同一阵线!
朱怀深知,解缙之所以追随自己,并非仅仅因为他是正统皇家血统,更多的是看重自己身上的品质和胆识。
在解缙眼中,朱怀完全承袭了朱元璋的所有优点——有魄力、有格局、有才情、有智慧,最关键的是,他不像老爷子那样动辄暴虐。
解缙心里,朱怀就是那个最理想的君主形象!
自从那次通淮门外的杨柳相送之后,解缙就把他的心掏出来,全心全意地献给了朱怀,并发誓要为朱怀开创一个比洪武时代更加繁荣昌盛的时代!
至于铁铉,朱怀目前还不清楚他的情况,但这并不重要,因为老爷子曾说过铁铉是个忠诚之人,朱怀选择相信老爷子的话。
解缙惊讶地看着朱怀问道:“这个季节竟然还有西瓜吃?”
不只是解缙感到惊奇,铁铉也在一旁转动着眼珠。
朱怀微笑着解释:“万事万物都有规律,搭建温室调控温度,合理利用阳光,即便在冬季也能种出反季节的果蔬,走吧,我们进去边吃边聊,我有些事情需要你们俩帮忙处理。”
解缙抱拳回应:“自当尽心尽力,全力以赴!”
朱怀负着手走在前面。
实际上论官阶,解缙是正六品的监察御史,而铁铉是从六品的礼部给事中,解缙官职最高,本应由他领头前行。
然而朱怀身上散发出一股上位者的气质,竟然让铁铉一时之间觉得遵守这种礼仪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待到反应过来时,铁铉也就不再多言。
不过他始终有些疑惑不解,解缙对于朱怀的敬重并非出自皇上赋予的地位,而是源自内心深处,仿佛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
这一点让铁铉始终无法想明白。
但他身为文人,沉得住气,这样的事他不会随意谈论。
落座之后,朱怀说道:“如今已接近年底,本不想劳烦大绅你来回奔波,按道理你应该回江西老家过年才是……”
“但是交趾那里确实缺乏治理人才,我已经向我家老爷子推荐,让你去交趾布政司担任左参政。”
解缙一听,眼眶瞬间湿润了,连忙起身深深鞠躬:“我有何德何能!”
朱怀按住他的手,客气地说:“不必客气,我们都是一家人。”
这句话立即激发了解缙心中的热情,他重重地点点头:“没错!我和殿朱郎永远是一家人!”
朱怀点点头,示意解缙坐下。
随后他继续说道:“我把交趾的情况向你们透露一下,老爷子已经把交趾完全交给我放手去干了。”
“做得好或是做得不好,丢脸与否,那都是我们三人共同的责任,我们现在是同一条船上的伙伴,希望大家同心协力。”
解缙激动地回答:“是!”
铁铉则装模作样地拱了拱手:“应该做的。”
朱怀继续道:“现在,大绅,你需要做几件事情。”
“首先,你要让沐王府调拨一部分交趾俘虏去北疆修筑长城。”
“其次,剩下的俘虏要在当地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学校、农舍、医疗机构和衙署等等。”
“最后,不能把交趾的老百姓当作异族看待,一旦他们归顺,那就是咱们大明朝的臣民,应当同等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