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信件,朱怀撇撇嘴,口中嘀咕:“花里胡哨的!”
他手中紧握着那颗透明的翡翠制成的锁,只见锁内布满了细小的孔洞,要打开它,必须用针线穿过去。
朱怀捏紧翡翠锁,猛地一发力,翡翠锁瞬间化为碎片。
他揭开盒子,瞥了一眼其中之物,顿时惊愕不已,不禁倒吸一口冷气:“这确实是神物啊!”
朱怀将盒中之物握在手中掂量,眼中闪烁着异彩。
这东西他再熟悉不过了,不是红薯还能是什么呢?
在这个时代粮食产量普遍不高的背景下,它的生命力与饱腹效果均堪称卓越,将其称为神物实不为过。
幸亏眼下正值严冬时节,云南地区也变得寒冷起来,加之盒中放置了冰块予以保护,否则这宝贝到了应天府恐怕就要变成红薯干了。
朱怀唤来马三保,吩咐道:“你去拿个铜盆,盛满水,将这东西放入水中,每隔七天换一次水。”
能否成功培养出红薯的根茎,进而大规模种植,关键就在于初期的照料。
马三保好奇地看着这块黑乎乎的东西:“爷,这是什么呀?”
朱怀答道:“是从海上寻来的宝物,能填饱肚子,我打算试种一下。”
马三保听闻,瞬间提起了兴致,眼中闪烁着灼热的光芒,问道:“老爷,海上的世界竟如此奇妙?”
朱怀略感意外,看着马三保那独特的眼神,回应道:“当然,海上的奇观无数!”
也许此刻在他心中播下的这颗种子,未来可能会带来惊人的蜕变!
朱棣派遣郑和下西洋,其背后的深意远不止表面那么简单,例如可能涉及海外扩张。
这一点,朱棣虽未曾细想,但朱怀却已在心底悄然盘算。
马三保满眼憧憬,怀抱着红苕轻手轻脚地退去,口中不忘应承:“放心吧老爷,我会把它放到温室里好好照料的。”
待马三保离开后,朱怀重又坐回书案前。
他凝视着桌上那个包裹,忽然陷入沉思。
洪武帝极为关注各地民生疾苦,每日的奏章皆由驿站快马接力传送,而各地驿站除了传达文书之外,还负责接待过往官员,颇具后世邮政系统的雏形。
然而,当前大明的驿站资源闲置得实在太多……
于是他思索着,是否能借鉴后世邮政的模式,对现有的驿站系统进行改良?
这样的改革牵涉到官方运营,若自己参与其中,不知父皇会否动怒?
这个问题,不妨找个机会当面向父皇请教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