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詹徽觐见。”
朱元璋起身,揉搓着那双因旧疾而不适的双腿。
这双腿正是昔年寒冬所遗留的病痛,至今未能痊愈。
不久,詹徽即匆忙步入。
朱元璋面色不佳,向詹徽质询:“朕治理大明万民,理当不负百姓,如今京城近郊已有如此众多百姓因寒冷丧命,其他地区又如何?”
詹徽沉默以对,此事同样令他感到无力,他不愿目睹大明百姓如此死去,但他所能做的实则有限。
朱元璋追问:“有何良策能使百姓确保足够的取暖方式?”
詹徽思索片刻回应:“目前取暖方式极为匮乏,普通百姓大多依赖柴火取暖,稍富裕之家,则使用木炭。”
“柴火取暖效果甚微,且不少百姓居所皆为木质草顶,火灾频发,已造成三户人家受灾。”
“更有百姓弃柴火取暖,硬生生抵御寒冷,结果又有六户不幸冻死。”
“至于那些较富裕的家庭,虽以木炭取暖,却因缺乏相关知识,中毒身亡者多达十几户。”
“其余的情况,则是家庭过于贫困,屋舍破败漏风,缺衣少被等状况。”
詹徽陈述着大明百姓的生存困境,朱元璋心中万分酸楚。
归根结底,这个国家仍然太过贫穷,许多百姓仍处于食不果腹、衣不遮体的状态。
连最基本的取暖需求都无法保障!
朱元璋对此深感愧对天下苍生!
他试探性地询问詹徽:“朝廷能否拨款,向百姓发放棉被?”
詹徽低头回应:“皇上,集市上的棉花价格昂贵,朝廷若要确保京畿百姓每户都能得到棉被,虽财政尚可支撑一时。”
“但其他州府的百姓必会心生不满,百姓忧虑的并非资源短缺,而是分配不均,而若全国所有州府皆按此办理,朝廷财政恐将不堪重负。”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嘱咐詹徽:“行吧,你务必督促各地官府及县衙,务必深入乡间实地考察,切实关注百姓生死大事,对于确属极度贫困者,务必上报,朕要救助!”
詹徽领命:“微臣遵旨。”
朱元璋挥手示意:“退下吧。”
詹徽离开后,朱元璋独自长叹。
单纯依靠救济并非长久之计,现还未至隆冬,就已经有如此多的人遭受冻伤甚至死亡,真到了严冬之际,百姓们还能否安然度过?
朱元璋满脸忧虑之色。
不久,陈洪谨慎地走近。
他替朱元璋更换了身旁的火盆,新添了炭火。
朱元璋并未留意。
然而,在他批阅奏疏的间隙,随意看向身边火盆,身体不禁微微停滞。
他起身,满心好奇地走向火盆。
黑色火盆内烈焰熊熊,温暖洋溢,将他的身体烘得暖意融融。
他伸出双手感受,一股暖意顷刻间遍布全身。
然而,为何无毒气?为何无烟雾弥漫?
这正是朱元璋前来探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