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乐呵呵地说:“我知道,老伙计已经告诉我了。
"
“你打算重用吴桢?”
朱怀点了点头:“没错!
"
“为什么呢?”
朱元璋问。
朱怀扶着朱元璋和汤和走进正厅,泡了一壶好茶,递给他们两位长辈。
重新坐下后,朱怀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之所以考虑用吴桢,主要有两个原因。
"
“首先,他对东南沿海的情况非常了解,将来交趾的发展方向可能会涉及到开放海洋贸易。有他坐镇,能够保障海上安全。其次,这个人行事果断严厉,对待倭寇的那种强硬态度,我很欣赏,我喜欢这样的硬朗之人。
"
朱元璋淡然一笑:“呵!看来你要在交趾大展拳脚啊,连开放海洋贸易都想到了?”
朱怀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交趾距离云南布政司也有一定的距离,并且朝廷对交趾的印象似乎并不好,总是觉得它与我朝存在着某种分裂感。这反而给了我一个施展身手的机会。
"
“所以,如果我在交趾开放海洋贸易,估计也不会有人反对吧?”
朱元璋赞同地点点头:“你说得没错,朝廷里很多人都认为交趾是个荒凉之地,不应耗费兵力和财力去开发。至于你怎么折腾,很多人原本就不抱什么期望,自然也就由你发挥了。
"
朱怀料想事情会是这样,大明朝的官员一个个眼界颇高,对于这些边远地区,他们骨子里就带着一种傲慢,瞧不起,不稀罕!
比起大明朝这个文明大国,这些地方在他们眼里就是渣滓,不值得国家投入任何财力、兵力、人力!
有傲气固然是一件好事,但那些海外的蛮夷也不是全无可取之处,至少他们那里的财富是可以运回大明的不是吗?
他知道许多人并不看好交趾布政司,甚至当初洪武皇帝调翰林院和太医院的人去交趾时,许多人还以为自己被贬职了。
不过没关系,只要再过半年或一年的时间,等到大家亲眼看到交趾积累的财富后,所有人就会闭嘴了!
朱怀笑着说:“那就这样定了!
"
老汤看着朱怀,皱眉说道:“你这小子,怎么这样就行了?没人看好你那块破地方的,多要点东西啊!”
朱怀摸摸头反问:“这样不是更能让我一举成名吗?”
“哎呀,你别太自满哪!凡事还是得谨慎,脚踏实地,一步步来。步伐迈大了,小心闪到腰。
"
老头子谆谆告诫他。
虽然话说得糙,道理却不差,朱怀听了点点头表示赞同:“明白了,那关于吴桢……”
朱元璋微笑着回答:“你想用他就用吧,一切都由你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