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英俊挺拔,女孩面容娇美,就像一对金童玉女。
"嘿!厉害啊,这是你家的孙媳妇?”
朱元璋乐呵呵地说:“眼光不错,嗯,确实是孙媳妇,怎么样?”
老渔翁的脸色有点黑,却还是回答:“没错没错,水灵得很,一看就知道是大户人家,比我们家的孙媳妇要好看多了!呵!”
“哈哈哈!”朱元璋开心大笑起来:“我们也钓些鱼,没准也要给孙媳妇炖点汤喝呢。”
此时,徐膺绪和徐增寿正漫步在永定河边。
排行第四的徐增寿指着前方告诉二哥:“二哥,我已经打听清楚了,朱怀的家,沿着这条路往前走一里地——哎,二哥你怎么停下来了?”
徐膺绪呆立原地,惊得倒吸一口冷气,表情僵硬得如同一尊石化的男子。
"四弟,你看那个方向,如果我没看错的话,钓鱼的人是不是皇上还有信国公汤和?”
徐膺绪伸出手,手指颤抖地指向侧边不远的河边。
冬季垂钓讲究深度,夏天则要找深水处。
冬天气温低,鱼咬钩的位置很浅,鱼线的动静也很细微,这对钓鱼者的技术要求很高。
永定河宽阔,此时河面尚未结冰。
不少爱好钓鱼的老人们都喜欢在这个温暖的午后,带上小板凳来到河边垂钓。
老爷子和汤和都是钓鱼高手,他们分享了许多钓鱼技巧,连旁边缺了几颗牙齿的老汉听了都连连点头赞同:“两位老哥,真懂行!”
缺牙老人竖起了大拇指。
朱元璋满脸笑容,对孙子朱怀说道:“孙子,去拿些饵料来,扔进河里,一会儿我们钓条大鲤鱼回家过年!”
朱怀回答道:“好嘞!”
朱怀把事先准备好的米酒饵料扔进了河水。
老爷子把鱼线放得长长的,先试着探测水面的深浅,对朱怀说:“冬天的时候,鱼儿基本都在水底,首先要调整好浮漂的高度才行。”
朱怀答应了一声,但他其实并不太明白其中的道理。
投下鱼线后,就是漫长的等待过程,这对耐心是极大的考验。
冬日午后的阳光明媚,虽然早上曾飘过一阵雪花,但现在却是阳光普照的好天气。
今天的天气真是宜人,而且风也不大,非常适合钓鱼。
赵檀儿和朱怀抱着渔网,在一旁无所事事地看着钓鱼的人群。
每当有人钓到鱼,两人便会兴奋地跑过去围观。
朱元璋和汤和则对他们不屑一顾地瞥了一眼:“不过是条小鱼,有什么可高兴的。”
汤和笑着说:“你们这两个年轻人,没见过世面。”
进入农历腊月,各家各户都已经不再繁忙,这是大明一年之中难得的休养生息时光。
街头巷尾的小摊纷纷摆出摊位,售卖各类年货和儿童玩具。
行人步履变得悠闲,有时会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在河边停下来看别人钓鱼。
在大明的十二月份,无疑是最为轻松自在的一个月。
"快!抄网!上钩了!”
朱元璋突然低声疾呼,手中的鱼竿和鱼线开始剧烈晃动。
"哇!好大一条啊!”
“孙子,快把渔网拿来!”
朱怀立刻振奋起来,抱着长渔网跑了过去。
"爷爷,我帮您一把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