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怀毫不犹豫地点点头:“谁不想亲眼见识一下大明权力的核心地带呢?”
“那里代表着汉族人的最高权力,普通人别说进入皇宫了,就算是一生能进一次皇城都很难。”
朱怀情绪激动,眼中闪烁着渴望。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既感到心疼又觉得好笑。
接下来的下午时光,爷孙俩去了温室除了一会儿草,朱怀还翻阅了一会儿历史资料,但他始终有些心不在焉。
满脑子的事让他难以专心看书,尤其是想到晚上就要走进庄重肃穆的皇城内宫,要说心里不紧张、不激动那是不可能的。
朱元璋一直默默观察着朱怀的表情变化,随后闭眼在摇椅上躺了好半天。
傍晚吃过晚饭,朱怀就急切地问朱元璋:“爷爷,我们什么时候去皇宫啊?”
朱元璋望了望天色,笑着说:“出发吧。”
“好!”朱怀兴奋地点点头。
夜幕降临,长安街头行人稀少。
一路上走去,除了偶尔可见一两个冒雪匆匆回家的夜归人外,几乎看不到什么人的踪影。
大明宫外墙的城墙上挂满了灯笼。
全是白色的。
朱怀默默地望了一眼,朱元璋向他解释道:“咱大明太子不久前刚刚去世,按照规矩,这半年内宫墙内外都要挂白色灯笼。”
朱怀点点头,忽然问朱元璋:“咱们大明的懿文太子是什么样的一个人呢?”
朱元璋的脚步停了下来。
朱怀回过头,不解地问:“怎么了?”
朱元璋苦笑一声,说道:“一提到懿文太子,我突然感觉有点感慨。”
看着朱怀的背影,朱元璋似乎看到了当年的情景:他、朱标、朱雄煐祖孙三人并肩漫步在皇城里。
那时朱元璋正在教导朱标如何治理国家,朱雄煐则牵着朱标和朱元璋的手,走在他们中间。
小孩子对于宫内的每一个场景都充满了好奇,经常会打断朱元璋和朱标的谈话。
朱元璋感慨一番后,几步赶上了朱怀,低声说:“懿文太子啊,他是一位非常称职的储君,作为咱皇帝的大儿子,他对所有的弟弟都非常宠爱纵容。”
“如果你以为他就是个容易相处的人,那就错了。”
“咱们大明的太子手段强硬得很,他的那些弟弟们,没有一个不怕他的。”
“他对弟弟们既维护又宠爱,对待朝中的文武大臣更是尊重友好,而且他的手段全是从咱皇帝那里学来的,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将,没人不对他敬畏有加。”
“他是咱们大明最合适的储君!”
朱元璋说着,嗓音中不禁有些颤抖。
朱怀并未察觉有何异常,继续发问:“我听说我们的皇帝对他那个太子特别好,是不是真的啊?”
朱元璋笑了笑:“那是当然,哪个老子不爱自己的儿子呢?唉,可惜走得早啊!”
朱怀听了也跟着叹了口气:“想来最痛心的应该还是皇帝本人吧。”
朱元璋默默地点点头,并自言自语道:“没人比我更伤心了。”
“我养育教导了他四十年,倾尽所学传授给他,把大明的未来都寄托在他身上,结果他就这么突然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