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澜凯旋而归,咸阳城的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夹道欢迎这位拯救边境于水火的英雄。欢呼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整个城市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然而,赵澜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喜悦之色,他的目光深邃而忧虑,因为他深知宫廷内的明争暗斗仍未平息,这短暂的荣耀或许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胡亥在宫中设宴,为赵澜庆功。宴会上,珍馐美馔琳琅满目,丝竹之声不绝于耳。胡亥对赵澜的战功赞不绝口,言辞间满是溢美之词。但赵澜却能敏锐地感觉到胡亥那隐藏在笑容背后的深深猜忌,那看似亲切的目光中不时闪过一丝警惕与怀疑。
宴会结束后,赵澜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无力地坐在椅子上,仿佛被抽干了所有的力气。这时,他的好友林风忧心忡忡地前来探望。
“赵兄,此次你立下赫赫战功,本应是荣耀加身,可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中,却不知是福是祸啊。”林风眉头紧锁,语气中充满了担忧。
赵澜苦笑着摇了摇头:“我又何尝不知这其中的凶险,但为了大秦的安宁,为了百姓能过上太平日子,我别无选择,只能勇往直前。”
就在这时,宫中传来旨意,胡亥要赵澜次日进宫商议要事。赵澜心中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他预感到此次进宫恐怕是凶多吉少。
次日,赵澜怀着忐忑的心情进宫面圣。胡亥高高地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得如同即将落下暴雨的天空。
“赵澜,你可知罪?”胡亥突然发难,声音冰冷刺骨。
赵澜一惊,连忙跪地,额头触地:“陛下,臣不知何罪之有,还望陛下明示。”
胡亥冷哼一声,目光中透着寒意:“你在边境拥兵自重,妄图独揽大权,难道这不是罪?”
赵澜抬起头,目光坚定而无畏,大声说道:“陛下,臣一心只为保家卫国,抗击匈奴,绝无拥兵自重之心。臣对大秦的忠诚天地可鉴,日月可表。”
胡亥沉默片刻,脸上的表情阴晴不定,似乎在权衡着什么,然后说道:“罢了,朕念你往日功劳,不再追究。但你需交出兵权,从此归隐田园,安享余生。”
赵澜心中一阵悲凉,他深知这是胡亥对他的打压和猜忌,但在这君威难测的朝堂之上,他又能如何反抗?
就在赵澜犹豫之时,朝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站了出来。
“陛下,赵将军乃国之栋梁,忠肝义胆,战功赫赫。如今匈奴未灭,贼心不死,若此时让赵将军归隐,恐对大秦的边防不利啊。”老臣言辞恳切,语气坚定。
胡亥的脸色更加难看,犹如乌云密布:“难道朕的旨意,你们也要违抗?莫非你们已结成朋党,意图谋反?”
一时间,朝堂上的气氛紧张到了极点,仿佛一根紧绷的弦,随时都可能断裂。大臣们噤若寒蝉,无人敢再出声。
赵澜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悲愤,说道:“陛下,臣愿交出兵权,绝无半点怨言。但请陛下允许臣继续为大秦效力,哪怕是做一名文官,臣也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胡亥沉思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最终说道:“那好,朕封你为文官,从此不得再涉军事。若有违抗,定不轻饶。”
赵澜无奈地接受了这个安排,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失落和无奈。
离开皇宫后,赵澜心灰意冷。他望着天空中飞过的孤雁,心中感慨万千。他知道,自己曾经的理想和抱负在这充满权谋和争斗的宫廷中已难以实现。
然而,就在他准备辞官归乡,远离这是非之地之时,却意外地发现了一个惊天的秘密。原来,胡亥身边的一些大臣早已与匈奴暗中勾结,他们里应外合,企图颠覆大秦,谋取私利。
赵澜瞬间陷入了两难的境地。如果他揭露这个秘密,必然会再次卷入宫廷那残酷的争斗之中,面临重重危险;如果他选择沉默,大秦将面临灭顶之灾,百姓将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赵澜想起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他决定挺身而出,哪怕付出生命的代价,也要守护大秦的江山。
他开始暗中收集证据,小心翼翼地联络一些忠诚的大臣。但他的行动引起了那些奸臣的注意,他们如惊弓之鸟,派出训练有素的杀手,试图暗杀赵澜。
在一次险象环生的暗杀中,赵澜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敏捷的身手侥幸逃脱。但他也因此身受重伤,只能躲在了一处偏僻荒凉的地方。
在养伤期间,赵澜躺在简陋的床榻上,不断思考着下一步的计划。他知道,这将是一场决定大秦命运的生死斗争,而他必须要赢,因为他身后是千千万万的百姓和他深爱的大秦江山。
喜欢秦末苍穹之变请大家收藏:(www。aiquwx。com)秦末苍穹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