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刘兴华连银子都不要,张之洞心里清楚。对于这个条件,只怕皇城那些人又要笑了。毕竟,慈禧可是做好,花钱让东北军罢战的心理准备了。
可张之洞同样明白。刘兴华说的情况并没错。羊毛出在羊身上,朝廷这些年赔付给洋人们的战争款,何尝不是天下百姓的血汗钱呢?
想到这里张之洞也只能道:“那老夫就代百姓,谢大帅仁义了。txt小说下载”
对于张之洞的感谢,刘兴华也很直接的道:“其实这次,朝廷应该很庆幸把你找来当说客。如果换成其它人的话,他们根本进不了东北,我也不会这样好说话。
虽然汉青执掌东北军时间不长,却也清楚张大人在东南所做之事。你主办的汉阳铁厂跟制造局。也算这国内少有的实业工厂。说起来,我东北铁厂不少技工,都来自汉阳。
这次张大人既然来了,也不必着急回去。就请张大人在东北好好转转。到了这里,我相信张大人会看到,一个跟关内与众不同的世界。一个代表希望跟未来的地方。
至于我有何目的,我想张大人应该猜测的出。其实你应该看的出。东北军要想收复北方,也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那些所谓的新军。其实不堪一战。
在别人眼里,张大人是清廷的忠臣。可在朝中一些王公眼里,张大人却也是一个权臣,一个有时不太听话的权臣。原因是什么,大人心里清楚,汉青同样清楚。
我只希望,张大人能静下心来,在东北这块大地上看看走走。我甚至会让人,带你去东北铁厂跟东北兵工厂看看。让张大人明白,东北军为何会这样强!”
这些话说出之后,张之洞略做思考般道:“看来我真的低估了你的野心!不过,你的邀请我接受,反正待在京师我也确实不太舒服,能出来走走挺好。”
谈妥这些事情,接下来的谈判就很简单明子。刘兴华下令,前线各军原地建防,同时警告前线各清军此战已停。若再敢兴兵,东北军必将全力反击。
看着东北军全线收缩,沿着长城一线罢兵休战。狼狈不堪的北洋新军,也显得长松了一口气。觉得这战若是再不停,只怕整个京师都要乱了。
只是看着训练出来的六镇新军,重武器损耗待尽。官兵伤亡人数,也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开战前七万多人的部队,如今剩下不到三万人折损过半。
当然袁世凯也清楚,战斗进展到后期的时候,新军中不少部队。对于东北军的突进,大多选择的投降。如今至少有二三万新军,都被东北军给俘虏了。
剩下将近一万部队,死的自不必说,伤的同样不少。对于这些伤兵员,停战之后都被东北军送到他们防御的前线。那些好的俘虏兵,东北军却啥也没说。
看着东北军将伤兵送回,袁世凯也清楚。这样的举动,让北洋新军中幸存的官兵,看出了东北军的仁义一面。将来再交手,只怕不会再有官兵舍命相抗。
可对袁世凯而言,要治好这些伤兵员,又将是一笔沉重的负担。若是不救,幸存下来的新军官兵,又会如何看待他这位统领呢?
至于那些幸运活下来的新军,刘兴华很快做出了决定。愿意加入东北军的,一律进行三个月新兵训练,编入东北军旗下各部队中。
不愿意加入东北军的,做三个月劳役,发三块大洋离开。这样的条件下,让当了几天俘虏的北洋新军中,很多人都选择了第一条加入东北军。
选择做三个月劳役的北洋新军官兵,听到能活命也长松一口气。在东北军的地盘上,做了三个月苦力之后。每人离开时,东北军真的发放三个大洋让他们离开。
有这三个月的时间,让不少参加劳役的北洋新军,看出了东北军的与众不同。先前还担心加入东北军,会得不到善终的官兵,也渐渐扭转了想法。
结果最终离开东北的北洋新军俘虏少之又少,得知这个情况的袁世凯,自然又是差点气的吐血。可他非常清楚,刘兴华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招数,足以瓦解北洋新军的士气。
三个月时间,足以让东北军消化这一战的胜利果实。原本停止的移民潮,很快又在各省各道发展起来。而移民们都觉得,进入东北的路程更短了。
尤其是东北军控制了热河区域,山西跟陕西的百姓进入东北,距离无疑更近了。而这些移民抵达之后,大多都能找到新工作,那就是替东北军修建铁路。
面对这种情况,朝廷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同样在东北,待了三个多月的张之洞,成为清廷第一个进入漠北的大臣。他也真正看到,刘兴华所说的国家希望。
离开东北之前,张之洞跟刘兴华进行了长达半天的密谈。至于谈了什么,只有两人知道。而回归朝廷的张之洞,自然又受到了不小的封赏。
意识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