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刘兴华这样豪爽的客人,如今怕是不多了。眼下京城局势动荡,他们这种提供住宿跟饮食的客栈,同样很少有外地人投宿。没客人,自然便没收入啊!
等到刘兴华跟莫山娃来到城门口,看着城门口并不严密的盘查,也很顺利的出城。可就在刘兴华出城没多久,九门提督便下令,封锁全城通缉一位惊天大盗。
相比各家外资银行职员上班的时间,京师开城的时间自然更早。而刘兴华便是趁着这个时间,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京城。就算清兵想追查,想必也追查不到什么。
同样得知消息的各国领事,在大批士兵的保护下,来到分属本国的银行。看着那些尸身冰冷的守卫,还有库门完好,金银却不翼而飞的金库,同样显得非常震惊。
随着一家家外资银行,都宣布他们储存在银行的金银被盗。至于那些纸币,反倒安然无恙。只有英吉利开设的银行,连同他们的纸币也被盗取一空。
面对这种特殊对待,英吉利的使官们自然非常生气。可谁都清楚,昨晚的惊天大盗,看来还是知道。这年头,英吉利发行的英镑,还是非常值钱的啊!
昨天刚经历拳民的威胁围攻,今天却被盗取储存在各国银行的财富。这些领事,最终一致决定,让大清给他们一个合理的交待。要么抓到这个大盗,追回被盗的财富。
要么他们银行被盗的财富,都必须由大清承担。这样的黑锅,如今跟洋人关系搞僵的清廷,又如何会答应呢?何况,朝廷开设的银行,同样被人掏了个底朝天啊!
第四章 侠盗一枝梅重现
自从昨日从各地涌来的拳民,陆续从四面八方抵达京城。居住在京城的百姓,还有那些外国使领馆便感受到紧张的气氛,正在京城上空不断的漫延开来。
新上任的总*理衙门大臣,慈禧信任的端郡王载漪,也陆续收到各国领事发来的电报。询问总*理衙门,为何放这么多拳民入京。毕竟,拳**动针对的就是他们。
面对这些洋人的质问,载漪跟慈禧竟然误以为,这些拳民进京之后,果然让这些洋大人坐不住,开始寻求清廷方面的庇护。更加愿意看着,拳民跟洋人死掐。
可随着拳民入京当日,便制造了几场血案。位于京城几家洋人开办的教堂,都受到义和拳民的围攻。结果教堂被毁不说,负责传教的教士同样成了刀下亡魂。
面对这种情况,各国领事私下紧急联系。一边集结各使馆的武官部队集结自保,一边寻求外部驻军的保护。可就算如此,依然无法阻止越聚越多的拳民入京。
原本安静的京城,突然变得街道空空。除了那些士气高涨的拳民,不断嘶喊着口号,要诛杀京城的洋人外。几乎看不到什么百姓,敢在街上随便晃荡。
就在这种诡异的气氛中,市面上开始流传一条消息。做为拱卫京师的大沽炮台,已经被洋人给攻占。他们的大部队,已经在进入京城的路上。
除此之外,拳民似乎很痛恨,那些信洋人教的百姓。打算诛杀洋人教士的同时,还找这些教民的麻烦。如果再不离开京城,只怕会引来杀身之祸。
一早便带领一个警卫班,配带了手枪入京的刘兴华。端坐在一处茶楼的窗边,看着街道上行色匆忙的百姓,还是不时经过散兵游勇般的拳民。
听着京中不时传来的枪声,还有不时腾空而起的浓烟,刘兴华便知京师乱了。那怕平时热闹的茶楼,如今敢来喝茶的百姓真不多。
如果不是偶尔有拱卫京师的清兵经过,只怕那些贫苦百姓出身的拳民,早就将市面搞的一团混乱。眼下有这些清兵看着,至少拳民不敢随便伤害无辜百姓。
就在刘兴华全然没心思品尝杯中清茶之时,负责打探消息的警卫班士兵,匆匆的返回道:“少掌柜,刚才得到一个消息,英军组织了二千人的部队,已经从天津登车。”
听到这条消息,刘兴华不置可否的道:“那朝廷方面有何举动吗?”
士兵很快道:“似乎有下令,天冿方面的清兵跟拳民,阻击这支联军的到来。眼下在京中的各国领事馆,似乎都处于高度警戒状态,洋鬼子都堆起了沙包构筑防御工事。
对了,就在不久前,听京中的百姓说。新开赴进京的甘军,似乎在街上杀了一个新上任的岛国使官。甚至被那些清兵,当众开腹剖心以示震慑。”
对于这条消息,刘兴华却点点头道:“没事,小鬼子死多少都没事。现在他们的使官出事,以小鬼子的个性,怕是会立刻组织部队进行报复。
行了,继续打探消息,另外交待我们的兄弟。把位于京城各家粮行跟外资银行的位置找出来,到时我有用处。既然大乱将置,那就让它的大乱来的更痛快些吧!”
面对京城如今的形势,刘兴华根本没想过,去找那些洋鬼子的麻烦。对他而言,浑水摸鱼趁火打劫才是最应该做的。这也是他出关,早就打算好的事情。
得到命令的士兵,很快又匆匆离开了茶楼。而坐在茶楼整整一天的刘兴华,仿佛跟个旁观者一样,看着这座华夏国教的巨变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