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放学了,唐一昂的妈妈提前两分钟到了学校门口。
一个班一个班的同学陆续出来了,他们肩背手提,都是满身负荷。现在的孩子们仅是身体上就要承受这些负担,谁也替代不了。
四5班的同学出来了,还没出校门口,唐一昂的眼神就在搜索妈妈的身影。看到妈妈了,他咧嘴一笑。
妈妈看着唐一昂背着书包,斜挎着琴包,提着饭包、画包、没穿的外套,歪带着鸭舌帽,一走一晃的,活像一个辛苦捕鱼回来提着那可怜的胜利品走在海滩上的渔夫,或许更像带着全身家当逃难的难民。
唐一昂向妈妈奔过来,跑到妈妈身边就把手里的东西递给了妈妈,好像手里的东西是烫手山芋似的。对于9岁的孩子来说,这一手的麻烦东西,可实在太啰嗦了。
妈妈接过他手里的东西,给他戴正帽子,看着两个包里杂乱的东西说“你到底是难民还是要饭的啊?”
唐一昂不好意思地呵呵笑了两声。妈妈总说,他总笑,但是从来不改。这就是:认识到错误了吗?认识到了。改吗?坚决不。
唐一昂和妈妈并排往家走。路上人车太多了,都是接孩子的家长和车辆。唐一昂和妈妈过马路沿着另一面的人行横道走,这样人就少很多。
走路回家的过程,两人就一路聊天,基本内容就是今天午餐吃什么、课上都有什么有意思的内容、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产生了什么矛盾、有什么疑惑需要解决等等。
这个过程,既交流了在学校的情况,妈妈也能帮助解决他的一些困惑。
走着走着,唐一昂摸着自己的肚子,可怜兮兮地说“妈妈,中午的饭不好吃,现在已经饿了。”然后他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路边档口烤肠。
妈妈心里想:原来是看见烤肠了啊。
“我承诺这一周放学后都不提吃零食。”唐一昂马上放出自己的条件。
“好吧。”妈妈答应了。其实唐一昂很少在放学路上要求买零食吃,偶尔一次也无不可。
唐一昂开心地拿着烤肠边走边吃。
突然,一个不小心,烤肠掉在了地上。唐一昂看着才吃了不到一半的烤肠,“啊”地一声差点哭出来,但是鉴于在大街上,他还是要面子的,没有哭出声,但是嘴撅的高高的。
“妈妈怎么办?可以再买一个吗?”唐一昂哭丧着脸问。
“为什么要再买一个呢?这个掉了就不吃了呗。”妈妈说。
“可是我想吃啊。才吃了一半,好可惜!”唐一昂搂着妈妈做着亲昵的样子。
“你饿了,我有义务给你买一个。但是因为你不小心,烤肠掉了,这个后果是不是应该你来承担?”妈妈问。
唐一昂想了想好像是这个道理,只好沉默。
“你的过错造成的损失应该由你自己来承担。如果让我给你再买一个,代表你的过错由我承担。也就是说花第一份钱是我的义务,但是如果花第二份钱就是要我承担你的责任。这个责任应该由你自己承担。明白这个意思了吗?”妈妈正色说。
“就是说今天没有烤肠了是吗?”唐一昂不死心地问。
“没有了。你犯错要我额外花钱,没有这个道理。”妈妈一点不肯退步。
看着地上的烤肠,唐一昂砸吧砸吧嘴,却又无可奈何,只好跟着妈妈往前走。
“以后我饿了再买,可以吗?”这是唐一昂一贯的做法,任何没有做的事情都要家长给一个日后的承诺。
“可以。”妈妈笑着回复他。
今天唐一昂被妈妈上了一课:责任不能转嫁,必须自己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