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势穿过第二架机械臂,被第三架机械臂捕捉并卡榫,第三架机械臂也如他的前两个兄弟一般的开始转体,
第四个缸筒如此,
第五个缸筒如此,
待第六个机械臂通过之时,
第一架机械臂正好将缸筒放置于其后的高压传送筒中,
“咚”的一声巨响过后,一枚缸筒炮弹又如法炮制的顺着管道飞奔而去,
昂首阔步的走向了自己的新家。
“咚”“咚”“咚”“咚”“咚”……
随着一连串的缸筒炮弹被输送走,
待第八个缸筒通过之后,第一架机械臂已经原地折返归位,姿态彻底调整完毕,顺势将第九个缸筒揽入自己的怀中,立即利用缸筒原本的力量执行转体动作,
第十枚缸筒也如同第二枚一般,被第二架机械臂捕捉,
如此便彻底完成了一波姿态调整,
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所有设备运转正常!机械臂使用率666666666,误差率低于37个量级!”
吕方这才松了一口气,好整以暇的端起自己面前热气腾腾的咖啡美滋滋的抿上一口。
他的操控台就在所有机械臂的右后上方,算是一个塔台,
站在里面,通过窗户可以看到所有机械臂忙碌的景象。
若说人类智慧的终极结晶就是机甲,
那么当下人类工业的最终结晶就是自己面前这个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氢能源接收转运站。
木星上面的氢能源几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把整个蓝星目前的所有的能源需求都填满还绰绰有余,
用目前人类所能达到的最大压缩量,把木星的氢能源压缩进缸筒,经过轨道动力学、天体动力学等科学计算之后,
利用木星引力圈进行轨道加速之后,
将其弹射至火星附近的加速环,
届时,
由火星基地的高超精密计算机对其进行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次姿态调整和速度控制,
并为其加持近月轨道减速指令。
姿态调整指示灯为红色,加速指示灯为蓝色,指令加持灯为紫色,三个动作全部加持需要000001秒,
精度就是一个文明的高度,
在这里就完美的体现了出来。
从木星到月球,扔一个球过来,还能砸中固定的基地,难度不亚于用一根细到颠毫的针,
从太阳上随手一扔,就能击中蓝星某片沙漠中的一粒沙子的正中间一般。
而且,哪怕就是自己面前这12架机械臂的操控,就是人类控制系统的巅峰!
每个缸筒之间的空隙为30134米,这个距离是经过严格的测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