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9小说网

669小说网>男儿行四方 > 第265部分(第1页)

第265部分(第1页)

“好,好!”在一片兴高采烈的议论声中,张士诚心情大悦。四下看了看,笑着说道,“黄先生真乃孤之子房也!咱们吴,咱们常州军,就按这个方略办。不过得悄悄的来,不要大张旗鼓。有些事情,做可以做得,眼下却万万说不得!”

“愿与主公一道重整河山!!”黄敬夫抬起袖子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油汗,朗声回应。

“愿辅佐主公,救苍生于水火!”众才子也是豪气干云,声音一个比一个响亮。

武将如张世德、张士信、潘原明、吕珍等,或者为张士诚的弟弟,或者为其亲戚,当然希望张士诚做皇帝才好,大伙也能跟着一道享受荣华富贵。但是当初与张士诚一起临阵倒戈的另外一个重要人物李伯升,却相对有些胆小。努力将文士们向两边推了推,走到张士诚近前,低声说道,“将来之事,总要将来再根据情况再定,没必要连卤水都没打出来,就先想着如何分盐巴!眼下横在大伙面前的嘉定,就是一道坎儿。如果连它都拿不下,我军就摸不到杭州城的大门,更甭说什么南下泉漳,自成一国的大话!”

“老李啊,你就会给我填堵!”张士诚的眼睛立刻眯缝了起来,换了个粗豪口吻回应。“不是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么?大伙考虑长远些,有什么不好?!”

“怕是好高骛远!”李伯升皱了皱眉头,继续不客气地大泼冷水,“社么想法都总得实际一点儿吧?如果攻不下杭州,我军所据之地,不过常州和平江两府。太湖之西各地,按照此番出兵前的约定,则要交给王可柔。他那边若不是隔着一个独松关,说不定比咱们先一步还把杭州给拿了去!”

这一桶水的确有点满,非但浇得张士诚脸上喜色消失不见,周围的文臣武将,也是好生尴尬。从北往南攻取杭州,向来是要绕着太湖走。一条路是走湖西的宜兴、湖州、临安,中间卡着一个天下闻名的独松关。另外一条则简单得多,沿着大运河一路南下,途中没有任何险阻。

此番南征,虽然打的是张士诚一家的旗号,但队伍实际上却是两支。如今西路在王克柔率领下,已经攻破了湖州,随时准备跟张士诚在杭州城下会师。而常州军这边,却先是在无锡城下被拖了整整十天,然后又朱亮祖带着一伙残兵败将挡在了嘉定城外,多日无法寸进。就这战斗力,还提什么日后跟朱重九争江山呢,不被王克柔一口吞了,就得烧高香了!

然而,好不容易才在张士诚心目中确立了士大夫们的完美形象,众幕僚们岂肯被李伯升几句话就将其破坏掉?当即,黄敬夫和蔡彦文两个互相看了看,把心一横,齐声回应,“李将军休要涨他人志气,只要张都督肯依某等之计,嘉定城唾手可得?!”

“呀,李某倒是看走眼了,没想到二位能有如此本事!”李伯升草莽之气未脱,对黄蔡二人没有任何礼敬之心,冷笑着耸肩。“也罢,从明日起,李某就将弟兄们从嘉定城外后撤三十里,任由二位随意施展!”

“老李!”张士诚气得紧握拳头,大声喝止。“他们两个的本事在于运筹帷幄,而你的本事在于阵前争雄。从古至今,你看到谁曾派读书人拎着刀子上阵来过?”

“不妨!”黄敬夫凛然摆手。都被逼到这个份上了,他如果再往后躲的话,先前一整年的努力,就要彻底白费了,“主公且给黄某一道军令。黄某愿意拿着它去那嘉定城中,向那朱亮祖摆明厉害,说举城来降。此计若成,则主公非但转眼即可兵临杭州城外,并且麾下再添一员猛将!如若不成,则黄某之头,必会挂于城墙之上,也免得李将军日日看了生厌!”

注1:此为史实,非杜撰。南宋与金元对峙期间,淮扬为战场,人口损失极大。而吴越一直没遭到太大破坏,南宋朝廷最后也是在谢太后的带领下选择了集体投降。保持了比较完整的两宋文化传承。

第八十一章 歧路

第八十一章歧路(上)

“使不得,使不得!”张士诚大惊失色,站起来,一把拉住黄敬夫的胳膊。“老李他,他是怕咱们妄自尊大,不,不那个思,不思进取,所以才出言,出言刺激,刺激一下。老黄,黄爱卿何必如此较真儿?”

他是真心替黄敬夫着想,怕后者一旦嘉定城,就没命活着回来。谁料黄敬夫却越劝越来劲儿,向后退了两步,摆脱他的拉扯,然后再度躬身施礼,“臣,愿立军令状!若是不能替主公取来嘉定,愿持头以谢!”

“这个?嗯。。。。。。,老李,你。。。啧啧!”张士诚被逼住了,一时间,急得满脑门子全是热汗。那朱亮祖岂是轻易可被说服之人?当年朱重九挟大胜之威迫他和廖大亨二人归附,他都找借口一拖再拖。最后毅然强渡长江,逃回了蒙元那边。如今张家军只不过跟他打了个平手,他怎么可能反而会投降?

正手足无措间,却又听李伯升愤愤地朝地上吐了口吐沫,大声说道:“姓黄的,你不要自己去找死了。如果面子上下不来台,李某向你赔罪便是!”

说罢,退开数步,非常僵硬给给黄敬夫做了个长揖。

“这就对了,这就对了。老李是个实在人,不会说话,黄卿你别跟他计较!”张士诚如蒙大赦,擦着额头上汗水,继续补充。“来来来,咱们今天不谈嘉定。咱们找地方先喝几盏酒,舒缓一下心情!”

“主公且慢!”黄敬夫根本不肯领情,又做了揖,然后继续请缨,“黄某原本就打算亲自往嘉定一行,并非完全为言语所迫!”

随即,他又转过头,非常傲慢地向李伯升拱了拱手,继续补充道:“李将军的好意,黄某心领了。但君子言出有信,这个嘉定,黄某是非去不可!”

这就有些过于死较真儿了,张士诚虽然尊重他,心里不觉也有些窝火。然而黄敬夫接下来的话,却瞬间就令火苗熄灭了下去,取而代之的,则是由衷的佩服。

“朱亮祖肯不肯归降,是他自己的事情。能不能守住嘉定,却是全嘉定士绅的事情。”黄敬夫非常淡定地整了整衣衫,从容补充,“他这个义兵万户,兵马粮草来自地方,而不是朝廷。如果地方士绅都愿意归降主公,他即便自己不愿意投降,也只有挂印而去一条路可走。反之,地方士绅皆不愿降,即便他自己想把嘉定城献给主公,恐怕也是有命去谋划,却没命去付诸实施!”

“嘶——!”不光张士诚一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其他常州军的高级将领,也个个倒吸冷气。

与盐丁们无牵无挂的境况不同,所谓“义兵”,与眼下的“毛葫芦”兵、团练相似,都是地方士绅为了镇压红巾义军而自己组建的乡勇。非但其兵刃器械,粮草辎重,大部分要由士绅们分摊,连军中士卒,也全是地方士绅大户家的佃户、长工乃至私奴,对主人家有着根本无法割断的依附关系。

而义兵中的各级将佐,也完全由士绅大户之家那些有出息的子侄担任,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如果他们铁了心要抗命的话,瞬间就可以令一整支“义兵”瘫痪在地。除非主将有绝对魄力和本钱,能痛下杀手,把所有营头清洗一遍。否则,除了向他们妥协之外,根本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而黄敬夫即将去做的事情,就是以张士诚的名义,去拉拢嘉定城内外的士绅大户。凭着他以往不错的才名,凭着高启、宋濂、杨基、张羽、徐贲等人在读书人中的声望以及他们各自背后的庞大宗族,只要张士诚给出的条件合适,此行的成功机会,绝对在六成以上。而即便双方谈不拢,文人和文人之间,自有一套相处法则。出于给自己留退路考虑,地方士绅们,也会想方设法保证黄敬夫平安离开!

“善!大善,孤得敬夫,如鱼得水!”没等众武将们从震惊中回过心神来,张士诚已经再度大笑着抚掌。若不是皮肤因为风吹日晒略显健康了些,与戏台上的大汉昭武皇帝扮相别无二致。

“请主公效仿当年大汉高祖,与江南百姓立约,复宋制,兴教化,与百姓秋毫无犯!”蔡彦文立刻带头躬下身去,替黄敬夫拾遗补漏!

“请主公效仿当年大汉高祖,与江南百姓立约,复宋制,兴教化,与百姓秋毫无犯!”杨基、张羽、徐贲等人也心怀激荡,一并躬身敦促。

“哈哈哈哈。。。。。。”张士诚仰起头,放声大笑。“准,孤准奏便是。黄卿,你和大伙替孤起草一篇檄文,传给江南各地的父老。具体该如何写,你们这些饱学才子们商量着来。只要能赶走蒙古人,咱们自己跟自己之间,还有什么不好商量的?这天下,原本就该与有本事的人共治?否则,孤自己即便累死,恐怕也忙不过来!”

“主公圣明!”黄敬夫再度抢先躬下身去,对张士诚郑重施礼。

“主公圣明!”蔡彦文、杨基、张羽、徐贲等人紧随其后。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