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讲老实话,红薯干嗮太干了,还没什么味道,一点都不好吃。
就算不好吃,她也不能让戚福宝吃到。
对方之前当系统的时候,没少坑蒙拐骗她。
现在,自己这么做,就是为了报复回来。
“咱们村有一百多户人家,苏家村也不少,两村加在一块算,一个月草莓干起码得有个两三千斤,公社上能消化得掉吗?”
他满面愁容拿着杨书脊写的字据看,发愁的说。
听到两三千斤,苏玉喝水都被呛到了。
“杨会记,你算数没问题吧?”
她拍掉手上的红薯渣,无语至极,问。
“你认为,田里的水稻每年能亩产多少?”
李向阳托着下巴,沉思一会,得出答案。
“最近几年,天气不好,每亩产量只有三四百,最多只有五六百斤。”
“哦。”
苏玉点点头,又问:“能亩产量达到五六百斤,是在什么情况下?”
“天气好,地里土壤肥沃,还有就是,还得大家伙天天守在地里干活,才能达到这个量。”
李向阳推着眼镜框,瘦削的脸上满是迷惑。
“苏婶,你问我这个干什么?这些问题,只要是种地的人都能说出来。”
“我也种地,我能不知道。”
苏玉朝翻个白眼,直白了说。
“地里的庄家都要靠天吃饭,山里的野果子难道就不用靠天了?”
“对哦,山里的野果子好像也没多少。”
李向阳回过味来,拍拍自己脑门,感觉自己有点蠢。
可,他还是愁容满面,重重叹气。
“苏婶,按你这么说,山里的那些果子都不够大家伙采摘一个月,这活也就这个月能做,下个月野果子没了钱也赚不了。”
“不着急,先把草莓干弄完,后面的事后面说。”
苏玉摆摆手,一副不在意样,转头看向外面天气提醒两人。
“你们还是先操心操心,这么热的天,会不会发生大旱。”
“啥,要大旱了!”
戚栋梁蹭的一下从凳子站起来,声音响彻在屋里。
“你吼什么吼,我耳朵都要背你吼聋了。”
苏玉狠狠瞪向他,一个眼神扔去。
她这个大侄子,什么都好,就是嗓门大。
戚栋梁把戚福宝放到一旁的凳子上,急匆匆跑到外面去看天气。
过了一会,他跑回来,责怪的说。
“大伯妈,俺看外面天气好端端的,你别吓唬俺。”
“你脑子不好使,滚一边去!”
苏玉掏了掏发痒的耳朵,斜视戚栋梁。
等他看出端疑,天早就大旱了。
不过,这种事说实话,谁也说不准。
但是,有些防范还是要提前做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