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说,孩子没找回来,那么报官让帮着找孩子,肯定?是没问?题的。
但眼下姜庚子确实是平安归来了,尽管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可他身上?并没有伤。在此时的人们看来,精神?伤害是不算伤害的,反正人都回来了嘛。
再加上?被指认的还是自家的近亲……
于是,围观人群开始议论姜家这个做法是不是太?不近人情了,哪怕真的要找人算账,也可以告诉自家的族长?,让族里人帮着讨回公道,犯不上?直接报官。
安卉一听这些话就来气,她转了转眼珠子,突然高声说道:“不是两个孩子都丢了吗?姜家的孩子找回来了,那田家的呢?就算姜家愿意看在亲戚的份上?不报官,田家呢?田大娘你还找不找你孙子了?”
田大娘本来已经傻眼了,她当然听到了姜庚子的控诉,也理解他这话里的意思。
正常人的反应是,这可能不是同一个案子,只是时间上?撞了,因为姜庚子那个说法,更?像是他大奶奶为了报复他家里人,才拐走了他。
但被安卉这么一说,好像也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干的。
“对?!报官抓人!”田大娘豁出去了,眼下她孙子找不回来了,她一定?要找个发泄口出出气,不然人都要憋死了。至于有没有可能对?方只是拐走了姜庚子,这并不在她的考虑范围之内。哪怕真的冤枉了对?方,她也不会感到愧疚的。
田家婆媳俩再度达成一致,她们很快就离开了,因为要赶时间告诉家里人,那个黑心烂肠的拍花子找到了!
姜爷爷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切,好半晌之后,反而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
假如只关系到他家里人,族中一旦知晓后,定?然会劝他顾全?大局的。但眼下牵扯到了别人,就算他愿意息事?宁人,就田家那对?婆媳的做派,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那就没事?儿了。
……
事?情果然这样发展了。
在衙役将姜爷爷的大哥大嫂都抓走后,姜氏一族的族长?并几个德高望重的宗老?都赶来了,试图说服姜家收回报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个年代里,小?孩失踪这种事?儿也是属于民?不告官不究的。毕竟,这是一个买卖人口都合法的年代,当然前提是只有父母祖父母才有资格卖孩子,其他人若是敢卖,仍然是违法的。
但不管怎么说,只要姜家松口算了,县衙门就不会再追究下去了,毕竟孩子并未出事?啊!
姜爷爷对?着自家族长?苦笑:“你们要是能劝得了田家算了,那我就……”
田家肯定?不能算了啊!
哪怕姜家再三表示,这是家族内部的纠纷,跟田家没有半分关系,人家单纯就是为了报复才这么做的,但她也不认识田家人,怎么可能拐走田家大孙子呢?这合理吗?
问?题是,田家不大讲道理。
原本万人嫌的田大娘终于干了一件好事?儿,她跑去县衙门作死了,哭着喊着要拍花子交出她孙子,还要跟拍花子同归于尽。
县太?爷倒是没追究她的责任,毕竟人家只是在外头哭喊,也没打人也没闹事?。考虑到丢了唯一的孙子确实很让人崩溃,县太?爷大手一挥,决定?先将姜大夫妻俩各打二十大板。
反正就算他们确实没动田家的孙子,那姜庚子被拐案总归是他们干的吧?
打!
先狠狠的打一顿,然后再谈别的。
不得不说,尽管县太?爷脑子有包,二话不说就直接上?刑也确实不太?人道,但这个方法也是真的有效啊!
一通板子下来,姜大夫妻二人把该说的不该说的,统统都说了。
很快,真相大白了。
确实是如姜氏一族的族长?所?言,这是内部纠纷。姜大和姜二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那个姜二就是姜庚子的爷爷。
这俩兄弟早年间还是不错的,但后来因为赡养父母的问?题曾出现?过?矛盾。姜大仗着比弟弟年长?十来岁,早早的霸占了全?部的家产,对?父母却极为不好。偏他又擅长?面子情,族里更?是属于那种没闹出事?情来也懒得去插手的,因此姜二几次抗议,甚至表示愿意赡养父母,但姜大仍然不同意,生怕弟弟是在找借口争家产。
后来,二人的父母相继去世,两兄弟也就不再来往了。
本来也就是慢慢疏远而已,谁知这么多年过?去了,轮到姜大夫妻俩年迈了,他俩的儿子们继承了他们的光荣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
用人话说就是,都是大“孝”子。
而就在姜庚子被拐的那一天,姜大婆娘是来镇上?借钱看病的。他们俩口子要比姜二大了十来岁,此时已经是年近七旬的老?人了,难免经常有些病痛。但跟儿子们要点儿粮食还成,大不了就是给些粗粮,总归不至于饿死的。可要是想拿钱抓药,那就是做梦了。
姜大婆娘原本就是满心的不情愿,还觉得十分丢人。
因为一直以来,都是他们家过?得更?好的。当然其实他们家也确实过?得不差,只是他们俩口子过?得不好而已。
想着自己一辈子要强,临老?却还要跟一直看不起的弟弟和弟媳妇拿钱,再想到自己年轻时候,一生一个儿子,进门五年生了仨儿子,而弟媳妇头胎是闺女,隔了好几年才得了个儿子。自己肚子不争气,儿媳妇也差不多,她家三个儿媳妇,一溜儿的给她生了十个孙子,当然还有几个孙女,而二房这边却是一溜仨孙女,最后才得了这么一个宝贝孙子。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