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是志愿者!”
“不要钱的志愿者嘛,那肯定是越多越好,受益人是我嘛。”
李梦灵光一闪,忽然有了一个主意:“谢大姐,我要是能组建一支志愿者队伍,帮助果农抢收红枣,学生们是不是就能回到课堂上了?”
“是这个道理,但是你从哪里动员人呢?”
“我回去做做宣传,学校里的老师就是一支力量!”
李梦说着,就要去接谢慧英手里的长棍,想接替她这份工作。
谢慧英赶紧把长棍往身后藏了藏,摆着手说:“这长棍你挥不动,你去分拣红枣吧,那个活不累。”
“红枣摘下来还要分拣吗?”李梦不解地问。
“当然咯,像上沪那样的大城市,特级枣能卖到极好的价格,又小又干巴的皮皮枣就没人要,那么远拉过去纯粹浪费油钱。不过,今年大部分枣园都只能按照通货的价格卖给收购商,忙着抢收呢,也抽不出来人分拣红枣。”
谢慧英想分拣,是想多卖些钱。
她家的5亩红枣被打理得很好,亩产预估达到500公斤,今年的红枣通货收购价是每公斤20块,优质的特级枣能卖到35公斤,一级枣也能卖到30公斤,而通货收购商来她家果园看过以后,只能给出22公斤的价格。
这样一算,五亩红枣赚的钱抛去支出,堪堪够还老家亲戚的利息,想要冬灌都要再想法借钱。
“人家把红枣收回去是怎么分拣的?全是人工吗?”李梦问。
热依拉到厂里打过临时工,比画着说道:“工厂里有分拣流水线,先机器选一遍,人工做检查就可以了。”
“咱们也可以做个简单的分拣机器啊!”
谢慧英一愣,让李梦详细说说。
李梦是个行动派,就地开始寻找材料。
分拣红枣的第一道工序是按照大小,几根塑料管子扎成一个圆筒,每根塑料管的间隙不同,能穿过的红枣大小就不同。
前头松,后头紧,转动圆筒的时候把红枣倒进去,大的红枣从前面漏出去,小的红枣从后面漏出去,落到不同的塑料筐里。
第一道简易工序就落成了。
圆筒转动起来的时候,李梦的简易分拣机成功了!
“看吧,我就说读书有用,文化人的脑子就是好使啊!”谢慧英夸赞道。
李梦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还是你们给我提供的思路。”
分拣筒大大节约了时间,李梦的志愿者队伍也迅速组建起来了。
学生不去学校去枣园,是每个学校都在头疼的问题,在李梦的号召下,放学以后的田间地头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身影。
有穿着校服的学生,还有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老师,大家干得热火朝天,欢声笑语不断,构成一幅从未有过的和谐景象。
收购商原本已经做好按照通货收购来压价了,不曾想有了分拣筒的存在,所有枣园都给红枣进行了分级。
勤劳的分得更细致,实在忙不过来的也把特级枣给分出来了,大大提高了今年的收入。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将近300公斤的特级枣,500公斤的一级枣,离不开谢慧英丈夫的前期付出和她的后期照看,多出来的4000元收入,更是缓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现在,她有钱还清老家亲戚的利息钱,果园进行冬天灌溉的钱也余出来了。
巴喀县还是个贫困县,没有普及滴灌带,在这种情况下,冬季灌溉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工作。